小米17 Pro/Pro Max手机体验:高端体验进化,兼具差异化和辨识度

发布时间:2025-09-30 12:05  浏览量:1

随着高通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和联发科天玑 9500 平台的发布,2025 下半年的旗舰手机大战也拉开了序幕,就在 9 月 25 日,小米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小米 17 系列手机,首发搭载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不久前,数据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报告,2025 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8%,创历年同期数据历史新高;增速高于同期仅同比增长 4% 的全球智能手机总市场。同时 IDC 在去年年底对 2025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洞察预测中也表示,2025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600 美元以上市场份额将达到 30.9%,同比增长 2.1 个百分点。

可见高端手机对于只能手机市场的发展愈发重要,并且当前高端手机市场正在迈向“综合体验为王”的新阶段,消费者们对于手机,特别是旗舰手机,不再只关注性能强不强,参数高不高,而是更加看重一款手机能否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或娱乐带来实实在在的享受和便利。

在此背景下,作为下半年旗舰手机先发之作的小米 17 系列手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体验?目前,IT之家已经拿到了小米 17 Pro 和小米 17 Pro Max 两款手机,今天不妨就让我们通过评测来了解一下。

一、外观设计

由于小米 17 Pro 系列的双 Pro 机型在外观设计语言上差别不大,所以这里我们先主要以小米 17 Pro Max 为主进行介绍。

小米 17 Pro 系列在设计上最大的看点在于背面,首次搭载了小米妙享背屏。小米 17 Pro Max 的背屏为 2.86 英寸,支持个性壁纸、动态通知、萌宠壁纸、便利贴、影像等一系列丰富的功能,相当于把原来只起到装饰作用的相机 Deco 给整“活”了。

两枚主摄 + 长焦镜头“镶嵌”在妙享背屏中,和相机模组整体巧妙融合。而在妙享背屏下方则是超广角镜头和闪光灯,右侧是 LEICA 的相机标识文案。

手机背面采用磨砂工艺,具有抗指纹的能力,同时哑光机身和超大玻璃的 Deco 高光形成鲜明对比,看起来更有力量感。

IT之家拿到的为森野绿配色,这一配色汲取原始森林的深邃绿意,不是张扬的鲜绿,而是一种不算浓烈的墨绿色调,低调却充满内在张力。

小米 17 Pro Max 采用四微曲包裹式中框设计,不仅触感更加丝滑,同时提升中框强度,坚固可靠。这种微妙的曲面设计让手机仿佛天然贴合手掌弧度,握持时的手感相比平直的边框更加温和。

手机正面为 6.9 英寸的屏幕,屏幕顶部为挖孔的前置摄像头,采用了全新的龙晶玻璃 3.0 工艺,升级配方和晶体与非晶体比例,结合离子注入技术,抗跌落性能再提升 30%。配合直屏设计,让整机的可靠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机身元素方面,手机顶部为天线条,底部为扬声器开孔、USB-C 接口、麦克风、SIM 插槽以及天线条。

机身左侧只有天线条,没有按键,右侧则为音量键和电源按键。

机身尺寸方面,小米 17 Pro Max 官方机身长和宽分别为 162.9×77.6mm,手机厚度IT之家测得为 8.3mm(官方数据为 8mm),机身重量为 221.9g(官方数据为 219g)。

同时IT之家还收到配套的小米龙鳞纤维磁吸保护壳,表面拥有交叉网格纹路,手感细腻,并且戴上后妙享背屏会变成时钟功能。

除了小米 17 Pro Max,IT之家还拿到了黑色版的小米 17 Pro,小米 17 Pro Max 搭载 6.3 英寸的屏幕,其背面的设计和小米 17 Pro 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尺寸更小。

根据官方信息,小米 17 Pro 机身长和宽分别为 151.08×71.8mm,IT之家测得机身厚度为 8.3mm(官方信息为 8mm)。

机身重量实测为 194.8g(官方数据为 192g)。握在手里确实是更加小巧,一手可掌握。

总体来说,小米 17 Pro 系列引入妙享背屏的设计可以说是把辨识度拉满了,至于颜值好不好看,大家可能各有所好,不过手机上手之后,质感还是比较上乘的,做工用料各方面都是旗舰机的水准。

二、性能体验

9 月 25 日,高通上午刚发布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当晚小米就发布了小米 17 系列,可以说首发搭载最新的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平台是小米 17 系列最核心的看点之一,因此它的性能表现也是很受期待的。这里IT之家以小米 17 Pro Max 来进行测试。

IT之家拿到的这款小米 17 Pro Max 搭载 16 GB LPDDR5X 8533Mbps 内存和 1TB 的 UFS 4.1 闪存,支持 FBO 2.0 存储焕新技术。

至于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平台延续了自研 Oryon CPU 架构,同时引入了硬件级的 AI 加速能力。具体核心架构上,由 2 枚最高主频 4.6GHz 的超大核心和 6 枚最高主频 3.62GHz 的性能核心组成,单线程性能提高 20%,多线程性能提高 17%,总缓存达到 24 MB。GPU 方面则搭载 1.2GHz Sliced Architetecture 架构的 Adreno GPU,性能拥有 23% 的提升。

IT之家首先对小米 17 Pro Max 进行了安兔兔 V11 的综合跑分测试,其跑分成绩达到 3623378 分,其中 CPU 999630 分,GPU 为 1263985 分,表现十分强劲。

再看 GeekBench 6 的 CPU 跑分,单核 3440 分,多核成绩达到 10448 分,同样是十分出色。

GPU 方面,IT之家使用 3D Mark 分别进行了代表移动图形计算性能的 Steel Nomad Light 项目和代表光追性能的 Solar Bay 项目测试,其中小米 17 Pro Max 在 Steel Nomad Light 项目中的成绩为 2239 分,平均帧率 16.59 FPS,在 Solar Bay 项目中成绩为 10814 分,平均帧率 41.12 FPS。

做完了跑分测试,下面我们再使用四款游戏来考验小米 17 Pro Max 的实际性能表现如何。测试时,手机性能输出档位设为“性能模式”,屏幕亮度设置在 60%。

首先是《王者荣耀》,测试时画质选项都拉到最高,然后进行 15 分钟左右的一局人机对战,对于小米 17 Pro Max 来说是轻松应对没有压力,游玩过程中没有卡顿掉帧的感觉,十分流畅,测得平均帧率 120.1 FPS,帧率曲线几乎就是一条直线。

功耗方面,小米 17 Pro Max 运行《王者荣耀》平均为 3.4W,并不高,反应在机身温度上,最高温度出现在背屏右下角附近的区域,36.4℃,微热。

然后,小编用性能要求更高的《原神》来进行测试。测试时游戏画质都拉到最高,然后在游戏中枫丹廷区域进行跑图 20 分钟。

测试结束,测得游戏运行的平均帧率为 60 FPS,1% Low 帧为 53.6 FPS,整体也是非常丝滑流畅的,帧率曲线也基本是直的,过程中没有掉帧卡顿的感觉。

具体来看核心调度,游戏过程中基本是 6 枚最高主频 3.62GHz 的性能核心在全程发力,2 枚超大核心中,一枚保持相对稳定的中低负载性能输出,另一枚则是大部分时间里在休息,根据游戏运行需求偶尔冲高然后快速回落。整个调度也是比较合理的。

游戏运行的平均功耗为 4.3W 左右,同样也不算高,游戏运行时机身温度最高为 39.2℃左右,能感觉到机身有比较明显的热量。

接着,IT之家还测了《逆水寒手游》,这款游戏对于手机配置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测试时同样各种画质选项都设为最高,光追效果也打开,然后在南陀岛上进行跑图。

跑图 10 分钟后,测得游戏运行平均帧率为 60 FPS,整个过程也没有遇到卡顿掉帧的情况,帧率曲线上几乎没什么波动。

游戏运行的平均帧率为 4.2W 左右,机身温度最高为 37.1℃,整体为温热状态,但不会有不适感。可见小米 17 Pro Max 运行这样的大型在线手游也是比较轻松的,即使开光追也能有非常流畅、舒适的体验。

最后,我们来看压力更高的《崩坏:星穹铁道》,游戏进行时,小编将分辨率设为高,然后其他的画质选项拉满,在“黄金的时刻”场景中围着广场跑图 15 分钟。测试结束后,得到平均帧率为 59.5 FPS,帧率曲线整体上很平稳,游玩的过程中从体验上来讲也没有明显的掉帧情况。

再看 CPU 的核心调度,整体上是比较积极的,八个核心全部有比较积极的占用,其中 6 个性能核心整体上一直保持 1.0GHz 以上的输出水平,两枚超级核心则在 1.0GHz 和 2.4GH 之间频繁波动。

面对《崩坏:星穹铁道》,小米 17 Pro Max 整体功耗来到了 6.1W 左右,机身最高温度达到 42.3℃,游玩时机身会有点烫,但也是能接受的程度,可见《崩坏:星穹铁道》黄金的时刻这个场景对性能的需求确实是比较大的,好在小米 17 Pro Max 依然能够平稳应对。

整体来说可以看到,小米对于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的调教还是比较到位的,既保证了性能的合理释放,同时又让功耗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控制,多年以来,小米都是骁龙 8 系旗舰平台的首发厂商,在调教新平台方面可以说是有充足经验和技术积累的,加上本次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在性能、能效、AI 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升级,购买小米 17 系列的朋友是不用为其性能担心的。

三、影像体验

影像方面,小米 17 Pro Max 采用全新「徕卡光影大师」影像系统,徕卡光学专业三摄,号称移动影像“逆光之王”,主摄搭载 5000 万像素全新影像传感器,光影猎人 950L,全新 LOFIC 高动态技术,16.5EV 超高动态范围,同时配备 5000 万像素 5X 大底潜望长焦,进光量提升 30%,此外还有一枚 5000 万像素徕卡超广角镜头。

小米 17 Pro 方面,主摄同样也是 5000 万像素光影猎人 950L 传感器的镜头,长焦为 5000 万像素 5× 光变镜头,和小米 17 Pro Max 不同在于采用的时倒置浮动潜望长焦镜组,而 Pro Max 为超级光棱镜潜望式镜头。此外超广角也是 5000 万像素镜头。

那么具体小米 17 Pro Max 的拍照表现如何呢?下面我们通过样张来看。

首先是白天光线充足的场景,可以看到小米 17 Pro Max 的成像清晰锐利,画面比人眼所见更明亮一些,色彩偏饱和。

再看下面这张,同样也是,天空和远处的白房子都比现实更亮,色彩鲜艳。

放大后,瓷器和墙面的纹理保留的还不错,比较清晰,而且放大后画面依然干净,整体解析力是比较出色的。

使用 5000 万像素支出模式再拍一张,画面整体没有标准模式那么明亮,更接近真实一些。

放大后,瓷器碎片的边缘和墙面的细节都更加清晰和丰富。

再看下面这张,现实中这个场景的明暗是比较明显的,小米 17 Pro Max 直出的照片更偏向于提升亮度和明艳感,明暗关系的过渡没那么明显,不过画面整体式比较通透的,比较讨好视觉观感。

下面这个场景光线对比更加强烈,可以看到小米 17 Pro Max 凭借高动态范围的优势,走廊内和门外的细节都得到保留,并且暗部也很纯净,细节丰富,亮部没有过曝,LOFIC 技术带来的画面宽容度确实不俗。

这一点也体现在小米 17 Pro Max 逆光人像的拍摄上,小编特别找了一个背对太阳的大逆光场景拍了一张人像照片,直出的效果确实亮眼,背景的天空完全没有过曝,而背光部分人物面部的亮度也很充足,关键不是刻意提亮的那种生硬感,肤质、光影、色彩看起来都还比较真实自然。

小米 17 Pro Max 还拥有出色的抓拍能力,开启万物追焦和运动抓拍功能,拍摄小编快速跳跃的过程,可以看到画面一点都不糊,细节清晰,好像这一刻小编就是静止在空中的一样。

下面这组照片展示了小米 17 Pro Max 在同一场景下分别使用 1×、2×、5× 和 10× 镜头拍摄的效果:

可以看到,小米 17 Pro Max 的 5× 光学变焦镜头拍摄的效果确实清晰锐利,即便是 10× 变焦下,整个画面依然细节丰富,十分清晰。只是画面的色彩有些过于饱和,花朵的花瓣部分几乎红成了一团。

再看夜间拍摄的效果,首先是在商场门口使用标准模式直接拍摄的照片,画面明亮清晰,色彩艳丽、纯净,没有噪点,同时霓虹灯牌高光的部分也没有明显的溢出,整个画面品质出众。

再看下面这张,小米 17 Pro Max 标准模式下直出的照片,画面的光感甚至比人眼所见更加明亮,复杂的光源下,白平衡控制也十分精准,霓虹灯条没有过曝,画面清晰纯净。

切换到 5 倍镜头后,画面依然清晰明亮,色彩明艳,而且夜晚时候,长焦的解析力也没有下降,售票亭上的价目表即便是小字也清晰可见。

10 倍镜头下,画面也还是很明亮清晰,价目表后面的小字也能看清,暗部略微有些一些噪点,但不明显。

整体来说,小米 17 Pro Max 得益于大底传感器、大光圈和 LOFIC 技术的加持,影像感光能力确实强悍,相片宽容度出色,在逆光拍摄场景下有独特的优势,综合来说绝对是目前顶级的影像素质表现,要说不足的话,小编认为曝光的倾向可以稍微低一些,画面的光影关系会更加自然。

更多小米 17 Pro Max 拍照样张:

小米 17 Pro 拍照样张:

三、功能体验

小米 17 Pro 系列这次的另一大看点,自然就是其采用的妙享背屏设计了,这也是该系列接下来在市场上最核心的差异化体验之一。

具体来说,这块妙享背屏不只是装饰品,小米致力于把它做成真正有用的第二屏幕,为此小米围绕这块屏幕做了许多实用的功能。

比如它支持个性壁纸,系统内提供了丰富的壁纸选项,有自然风格的,比如蝴蝶或者锦鲤,还有艺术类型的,比如涡核机械的抽象几何、运动记步的健康可视化、时间光谱、深渊镜、猫抓板等等,众多个性壁纸可以带来不同的科幻感、神秘感、治愈感。

再比如妙享背屏还可以用作动态通知,小米精选了生活中最核心的十大场景,包括的飞机、火车、打车、车控、外卖、电影票、音乐、电话、倒计时、闹铃。这些场景都是我们日常用机的高频场景,比如小编听歌时,背屏会显示歌曲信息,小编运动倒计时的时候,背屏可以显示倒计时的读秒等等。

你还可以通过妙享背屏影像功能来辅助你进行拍照,比如用后置主摄自拍,通过背屏取景器来预览画面,获得比前置摄像头自拍更出色的画质。

还有当别人给你拍照时,也可以通过背屏事实预览,让你随时掌握自己的状态,构图姿势一目了然。

此外你还可以使用全新的背屏大头贴模式,生成具有仪式感的照片,从经典四格到各种潮流模板都可以,一下梦回 Y2K 年代。

不仅如此,小米还为妙享背屏打造了单独的配件,最吸引小编的要输这款复古掌机保护壳,戴上之手按住 Power 键,就能呼出童年时各种掌机游戏,除了经典的跑酷、战机、贪吃蛇,还有愤怒的小鸟 2 这样的经典 1P 游戏,这个功能可以说是杀时间的利器。

除了妙享背屏,小米 17 Pro Max 的正面的屏幕也值得一提,它采用全新 M10 发光体系,小米和卢米蓝合作,研发新型红光主材,首次在 OLED 核心材料的发光效率上实现突破,比最好的进口材料发光效率超出 6.8%,更实现了 25% APL 大窗口面积 3500nits 峰值亮度,全亮度功耗曲线比 iPhone 更低。

小米 17 Pro Max 的屏幕还支持专属的超级像素技术,这样一来,每个像素都具备完整的 RGB 子像素,无需借用,从而让屏幕显示的效果更加清晰锐利。其核心突破在于超越目前极限的子像素间距即一一 PDL-Gap。在全 RGB 排列下,PDL-Gap 仅有 17μm,甚至比 1440p 屏幕的 19um 更加苛刻,同时小米还全新设计了蓝色子像素的排列,通过两个一组的形式蒸镀,能够进一步增加蓝色子像素开口率,实现更好的寿命和亮度。

小编将小米 17 Pro Max 的屏幕进行放大拍照,对比小米 17 Pro ,可以看到支持超级像素的小米 17 Pro Max 在现实文字时确实更加清晰,字体边缘更加完整,不模糊毛刺。

小米 17 Pro Max

小米 17 Pro四、充电和续航

小米 17 Pro 系列在电池上采用了独特的异形叠片电池技术,通过 L 形封装设计让电池完美贴合手机轮廓,从而充分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小米 17 Pro 搭载了 6300mAh 的大容量电池,小米 17 Pro Max 电池容量更是达到 7500mAh。

具体IT之家也做了 2 小时的续航测试。测试全程在 Wi-Fi 环境下进行,屏幕亮度和系统音量设为 50%,初始电量为 100%,手机在均衡模式下进行测试,蓝牙关闭。

测试时,首先使用小米 17 Pro Max 在最高画质下玩 30 分钟《原神》,耗电为 5%。

然后使用《哔哩哔哩》观看 1080P 高帧率电影 45 分钟,耗电 3%,这一项在小编以往测试的手机中耗电是非常低的了。

接着再刷 20 分钟《抖音》短视频,耗电 2%。

然后刷 15 分钟《微博》,电量数值无变动。

最后又刷了 10 分钟的《IT之家》,耗电 1%。

整体来说,在 2 小时的续航测试中,小米 17 Pro Max 共耗电 11%,剩余电量 89%,续航表现十分优异。

同时,小编也测了小米 17 Pro 的续航表现,同样的项目流程,具体情况如下:

在最高画质下玩 30 分钟《原神》,耗电为 4%。然后使用《哔哩哔哩》观看 1080P 高帧率电影 45 分钟,耗电 3%。再刷 20 分钟《抖音》短视频,耗电 2%。然后刷 15 分钟《微博》,耗电 1%。

小米 17 Pro 在两小时的续航测试中,同样共耗电 11%,剩余 89% 的电量,只是具体不同项目的耗电情况略有不同。供大家参考。

充电方面,IT之家也对这两款手机分别做了充电测试,充电时手机初始电量为 0%,使用标配的 100W 充电器,20 分钟可充到 55% 的电量,充满电花了 47 分钟。

小米 17 Pro 手机方面,20 分钟可充到 52%,充满电则用了 54 分钟。

结语

作为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的机型,同时也是下半年高端手机市场竞争中打响的第一枪,小米 17 Pro 系列展现出的各方面素质和体验都是能够让小编满意的,强劲的性能基底与成熟调校,让小米 17 Pro Max 做到了性能释放与能效控制形成较好平衡,影像方面出色的逆光拍摄效果和长焦拍摄给小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妙享背屏的加入则为小米 17 Pro 系列丰富了交互的维度和体验,通知查看、拍照预览等高频场景的应用让这块背屏不只是装饰,而是多了差异化的看点。

从选购的角度看,小米 17 Pro Max 和小米 17 Pro 的细节体验差距并不会太大,前者更适合追求大屏高素质显示的沉浸感以及进阶影像能力的用户,若侧重轻量化机身与单手操控,核心性能相当的 Pro 版则是更均衡的选择。总之,小米 17 Pro 系列的推出,体现了小米高端战略从参数堆砌向体验优化的转向,必然会成为下半年 6k 价位段大屏旗舰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