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生找不到工作没钱吃饭,沦落到当保安,结局竟是如此

发布时间:2025-11-01 01:09  浏览量:3

“985本科,日薪180,站地铁口。

一条凌晨动态,点赞3万。

评论区吵翻了:

“书白念了?

”“脱不下长衫?

吵得最凶的那条回复只有六个字:

“下个月房租呢?

——瞬间安静。

北京西单,下午四点。

小赵把制服外套塞进背包,露出里面印着“XX大学辩论赛”字样的T恤。

他今天任务是维持一个奶茶新店排队秩序,时薪30,日结。

队伍里有人认出他:“哟,高材生也来当保安?

小赵咧嘴:“今天我是秩序守护者,不是学历展示架。

一句话把对方噎回去。

晚上十点,他把180块现金摊在出租屋床上,先押一付三,再留300吃饭,剩下的全存进“跳槽基金”。

那张存款截图,他发了分组可见:仅爸妈不可见。

别急着唏嘘,数据更扎心。

2023年,灵活就业人口2亿,其中“日结保安”四个字里,43%是25到35岁,大学文凭占了快两成。

五年前,这个比例只有5%。

学历没变,行情变了。

智联招聘说,七成应届生把“先活下来”写进求职圣经,什么理想、对口、晋升通道,都得给房租让路。

于是,地铁口、商场夜班、演唱会外场,成了最诚实的职场第一课。

心理落差?

当然有。

师范毕业的小雪算了笔账:

预期月薪6500,实际找到的机构给开3640,差额2860,刚好是她在通州合租的整间卧室。

她转身去考了保安证,周五晚上在鸟巢门口吹冷风,一晚补贴200。

“站在人群里,反而第一次觉得自己有用。

她给学弟学妹写帖子:

“别小看应急演练里学的包扎,昨晚真给一位晕倒歌迷用上,比任何公开课都记得牢。

行内人偷偷总结:

站岗八小时,脚底板疼三天,换来的是“三件套”——

脸皮厚了:被醉汉指着鼻子骂也能笑着打110;

反应快了:突发大客流,三分钟拉好警戒带,像写代码一样跑通SOP;

腰板硬了:银行卡里躺着靠自己流汗攒下的四位数,面试时说话都敢看对方眼睛。

HR也认。

某互联网大厂校招现场,简历里写“曾负责周杰伦演唱会安保统筹50人小组”的,被追问半小时细节,当场发offer。

理由简单粗暴:

“能把混乱现场拆成流程图的人,做项目也不会太差。

偏见还在。

45%的日结保安承认,被问过“你怎么不找正式工作”。

最伤人的不是话,是眼神——像看一件暂时没扔掉的废品。

可他们学会了自黑:

“我这是线下版Gap Year,带薪观察人类,比星巴克写简历便宜。

一句话,把尴尬打成平手。

下班路上,小赵喜欢数灯。

国贸三期那排格子亮到半夜,他一个个数:

“那里面坐着骂我浪费学历的人,也坐着将来和我一起开会的人。

数到第38层,他关掉手电,心里默念:

“先让银行卡亮起来,再让简历亮起来。

没人想把保安当终点。

可它确实成了缓冲垫,让“活下去”和“理想”同时在线。

下次路过地铁口,看见制服小哥,别急着拍肩膀说“加油”。

他不需要鸡汤,只需要让开通道,让队伍往前走。

毕竟,谁的人生不是一场日结:

今天把24小时兑成钱,明天继续升级打怪。

夜风挺冷,小赵把帽子往下一拉,露出耳机。

里面放的是考研英语听力。

歌词听不清,节奏倒是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