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通勤图鉴:防晒开销暴涨,打工人靠“打车续命”
发布时间:2025-07-08 21:25 浏览量:1
对于每天在折返两点一线的都市打工人来说,夏天最难熬的场景,莫过于通勤。
家和公司都有空调,唯独工作日的通勤路上全靠运气。
最近的高温天气加上连日暴雨,让你我的通勤变成了一种生存游戏。
帽子、冰袖、防晒衣全上阵,恨不得连脖子和耳朵都严实裹上。
天气凉爽时,通勤是一种微型Gap。
上班路上还能欣赏一下路边的绿意,闻闻青草香,听着音乐尽享惬意。
但随着入伏越来越近,早高峰开始变了味。
路上的共享单车全靠运气,昨晚明明还在小区门口“开会”,一觉醒来全不见了。早高峰的地铁像是空调压缩机,挤进去只剩两个鼻孔在喘热气。
打车,似乎成了大家实现通勤自由的最优选择。
窗外再热,车里冷气十足。
人再焦躁,司机一句“空调温度合适不”,情绪也能跟着降温。
某种意义上,打车似乎是唯一能让我们省心省力“原样进公司”的通勤方式。
以前觉得夏天晒点热点都能忍耐。
但最近的异常天气被形容成“出门像是被牛舔了一口”。
连续高温叠加连日降雨,让整个城市变成了一口蒸锅。
今年的天气已经不是炙烤,而是蒸煮。
用一种湿答答的方式消解着大家的好心情。
而在这样的天气下,大家的出行逻辑,正在被彻底重写。
单纯的公交、地铁解决不了最后一公里的“烤验”,最后到公司依旧要翻越几分钟“火焰山”。
“涂两遍防晒、套三件防晒装备、再把冰袖拉到指甲盖”。
路上碰见同事都不太敢认,因为大家在层层物理防晒之后都长得差不多。
各种防晒霜、喷雾、防晒衣、冰袖,悄悄增加了一笔不小的防晒开销。
夏天的通勤路上,大家对防晒这件事基本达成一种共识:
谁能在路上保持镇定、衣着干爽按时到岗,谁就是隐形胜者。
以前说起打车,默认的前提都是“起晚了”或者“今天懒了”。
而如今,越来越多人上班前打开打车App,都是为了“怕晒”。
现在每天出门之前,都要做点心理建设,下意识看一眼打车软件,犹豫一下要不要打车去。
尤其是在“普通人最划算的抗衰就是防晒”成为生活常识之后。
如果能用几十块钱,换一段不晒、不脱妆、不焦躁的通勤,似乎也变得颇具性价比。
夏天打车的意义外延成了:护脸、护肤、保护情绪。
这不是懒,更像是把一部分通勤焦虑“外包”给滴滴。
为了保持车内的舒适,滴滴司机们早都总结出一整套主打实用的防晒方式。
比如后排遮阳帘,保持车内隔热,让乘客不至于被晒醒。
自己也会套上不晒手也不耽误开车的冰袖和防晒手套。
冰感坐垫、香薰和空调也会给人一种打开车门就能瞬间感受到的踏实安心。
不过,大家依旧有自己的顾虑。
比如有人早高峰堵在环路上,车里空调不够凉,最后汗流浃背只好打开车窗。
有人觉得每天打车开销容易不受控制。
滴滴平台也关注到了大家夏日打车的顾虑,推出一系列清凉方案。
这个夏天,滴滴上线了多项“清凉加码”举措,让司机与乘客都能更轻松应对热浪:
从6月9日开始,滴滴在全国近300个城市陆续为司机发放总额超6亿元的高温补贴,覆盖最热的通勤时段。
这些补贴不仅鼓励司机安心开空调、提升乘车体验,也让他们在炎热中更愿意接单、不掉线;此外,还有“清凉包”、车载降温用品等装备发放,让“坐得凉”“开得爽”都成为可能。
司机师傅可在滴滴车主App的奖励中心领取专属高温补贴,在活动时段出车完单,即可拿到对应奖励,让司机好服务也能有好收入。
乘客朋友点这里👇:
北京用户可参与“打一单得两张券”活动
6月23日起,北京用户通过滴滴App或小程序进入“打一单得两张券”活动页面,每日领取任务后,完成一单指定车型订单,可得两张10元立减券。(一张限本人当天16点后可用,一张限指定时间内赠送亲友可用。)
同时,滴滴在北京、成都、苏州等城市陆续推出“滴滴乘凉季”防晒彩蛋车,车内布置夏季限定香氛卡、清凉坐垫、防晒车帘,让乘客清凉一夏、凉爽出行。
对大家来说,打车不只是图一时清凉,也是一次“体面舒适生活”的坚持。
对司机来说,有补贴、有装备、有温度的支持,夏天开车这件事也就不那么辛苦了。
撰文:杨一凡
校对:陈荻雁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每周一、三、五更新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你喜欢下雨吗,你会在下雨天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