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证不用武力!43种关键矿物 + 咽喉航道,特朗普盯紧格陵兰岛

发布时间:2025-07-10 04:12  浏览量:1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一项备受瞩目的计划再次浮出水面 —— 对格陵兰岛的企图。这并非特朗普首次表露对格陵兰岛的兴趣,但此次情况截然不同,他拒绝向世界保证不会使用军事力量来实现其目标。这一强硬姿态,无疑给本就复杂的北极地缘政治局势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响,他认为美国的盟友在一定程度上榨取了美国的资源,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这种观点虽有些偏激,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在他看来,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而格陵兰岛,在他眼中,不仅是一块战略要地,更是美国重新调整全球战略布局的关键棋子。

从全球战略格局来看,北极地区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按照当前的速度发展,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北极地区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将对全球的贸易和安全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北极海航道的出现,为全球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中,俄罗斯一侧的北方海航线尤为引人注目。这条航线从白令海直接延伸至俄罗斯东部港口,再向西至摩尔曼斯克,全长 5300 公里,大部分处于俄罗斯的海上边界。它不仅是俄罗斯的重要运输通道,更是亚洲经济的生命线。

与现有的连接亚洲和欧洲市场的航线相比,北方海航线至少缩短了 4200 公里的航程。近年来,北方海航线的货运量屡创新高,达到了 3790 万吨。随着全球无冰夏季的到来,这一数字还将持续攀升。预计到本世纪末,北方海航线的运输量将增至 1.5 亿吨,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四倍增长。

在加拿大一侧的北极圈,还存在着西北航道。这条航道总长 5700 公里,从东部的拉布拉多海延伸至西部的楚科奇海。虽然目前西北航道在全球航运中的运输量相对较少,但其优势也十分明显。与穿越巴拿马运河的航线相比,西北航道的航程短了近 4000 公里。然而,西北航道横跨丹麦、加拿大和美国三国的海上边境,尽管这三个国家都是北约盟友,但在航道的归属和使用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

加拿大一直宣称西北航道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坚决拒绝外国船只随意进入。加拿大认为,这涉及到国家主权问题,并且该航道的开发和使用还牵扯到对土著居民的运输和强制搬迁等历史遗留问题。而美国则认为西北航道是国际水道,经常在外交场合对加拿大的主张提出挑战。对于美国来说,如果承认加拿大在西北航道上的主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允许其他沿海国家单方面宣称对国际水域的占领,这将严重破坏航行自由,而航行自由是美国力量投射的重要支柱。

随着北极冰层的融化,地缘政治边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北极冰曾将南北半球在一定程度上分隔开来,但如今情况正在改变,美国即将面临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激烈竞争。

特朗普及其顾问们敏锐地意识到,要想在北极地区维护美国的利益,就必须得到北极盟友的支持,尤其是格陵兰和加拿大。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对确保美国在北极地区的主导地位至关重要。

从美国的视角来看,丹麦和加拿大在北极地区的防御相对薄弱。丹麦缺乏足够的资源来加强其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而加拿大则缺乏加强北极防御的意愿。因此,美国领导层认为,如果其军事化北极的呼吁得不到响应,那么美国可能不得不亲自承担起主导北极事务的责任。

如果特朗普能够更妥善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或许就不会引发如此严重的政治危机。尽管他的战略纲要引发了诸多争议,但俄罗斯早已开始了北极军事化计划。俄罗斯在北极北部沿线拥有众多的空军基地和飞机跑道,其海岸防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地面部队基地数量也超过了北约在北极圈的部署,并且还有更多可容纳军事资产的非运营基地,这些在未来冲突或后勤保障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俄罗斯的破冰舰队规模庞大,数量超过其他国家。官方数据显示,俄罗斯拥有八艘核动力破冰船和 33 艘柴油动力破冰船,尽管破冰船在军事行动中的直接作用有限,但它们对于保持在北极地区的存在至关重要。尽管俄罗斯军方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遭遇了挫折,但其在北极地区的优势地位依然不可小觑,这无疑给五角大楼敲响了警钟。

格陵兰岛,这个面积巨大却人口稀少的岛屿,仅有超过 5.6 万人居住在此。除了首都努克,岛上没有连接其他城镇的道路,许多区域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到达的地方之一。毫不奇怪,其经济主要依赖渔业,GDP 略高于 20 亿美元。自 1979 年以来,渔业一直是格陵兰岛最重要的行业。格陵兰岛实行地方自治,自 2009 年起,拥有自己的议会和总理,大多数政府职责由格陵兰当地管辖,但外交和国防事务除外。

格陵兰岛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政治附属的历史,但这一切在 20 世纪发生了改变。1940 年,纳粹德国占领丹麦后,美国开始监督格陵兰岛的事务,并在岛上建造了众多军事设施和监测站。战后,格陵兰岛成为美国北极安全战略的核心。

这其中有诸多原因,首先,冰岛、英国和格陵兰岛形成了一个宽达 1500 公里的咽喉要道,将北冰洋和大西洋分隔开来,这个被称为 “格陵兰 - 冰岛 - 英国间隙”(GIUK Gap)的区域,对于追踪和拦截敌方船只、确保跨大西洋航线安全以及保护海底通信电缆至关重要。

在格陵兰岛西北部,有一个如今被称为图勒空军基地,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之一,是美国北极防御的基石。该基地还承担着监视太空活动的任务,包括卫星跟踪和空间碎片观测等。

然而,图勒基地只是一个孤立的基地,无法独自支撑美国的北极战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本世纪中叶,美国需要应对更多来自北极地区的安全威胁,这就需要更多的反潜飞机基地。像 P - 8 “海神” 这样的飞机虽然性能出色,但要在广阔的北冰洋区域进行有效的空中巡逻,还需要增加飞机数量和基地布局。

目前的现状对于美国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布局来说并不理想,美国需要从上到下对北极地区进行军事化建设。但丹麦自身无法承担这一重任,即使在欧洲的支持下,也难以满足美国的战略需求。

特朗普认为,丹麦在北极事务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主张丹麦退出在格陵兰岛的部分事务管理,让美国在未来与俄罗斯的竞争中发挥领导作用。这场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为对格陵兰岛的争夺。

格陵兰岛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格陵兰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矿床之一,至少包含 43 种关键矿物。这些矿物质对于全球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转型至关重要,但同时,它们的供应链极易受到中断的影响。

目前,全球在关键矿物的供应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北约在电子能力方面也因缺乏相关关键金属的稳定供应而受到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确保关键资源的稳定供应成为了美国的当务之急。而格陵兰岛丰富的矿产资源,无疑让美国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

美国需要积极采取行动,确保自身拥有独立的关键资源供应链。在格陵兰岛问题上,美国呼吁加强对相关资源开发的控制,这一举措对一些方面产生了一定效果。格陵兰岛由于资金紧张,渴望外国直接投资,这使得其在资源开发等事务上面临着诸多复杂的情况。

特朗普关于格陵兰岛的声明引发了当地政治的混乱,这一事件可能会加速格陵兰岛的政治变化进程。与此同时,在丹麦国内,特朗普的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

长期以来,丹麦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参与了几乎所有美国主导的主要军事行动。美国人甚至在一些有争议的军事行动中,如伊拉克战争,得到了丹麦的支持。此外,丹麦还与美国合作监视欧洲领导人,并一直购买美国的军事装备。特朗普的言论不仅威胁到北约的领土完整和成员国之间的关系,还破坏了整个联盟的合法性。

但这一事件也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丹麦为了回应特朗普的言论,承诺向北极地区追加 20 亿美元用于安全建设,计划长期购买新军舰、远程无人机和卫星,以加强对其北极地区的监控。这一承诺是丹麦 260 亿美元、为期 10 年计划的一部分,丹麦人希望通过军事升级和增加国防开支,使格陵兰岛不再成为特朗普觊觎的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或许正是特朗普言论背后的动机之一,地缘政治的复杂局势往往会迫使各方采取行动。

特朗普看似鲁莽的言论,其背后的动机并非简单的即兴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