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2025届本科毕业生流向
发布时间:2025-07-15 20:10 浏览量:1
以下是基于最新数据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2025届本科毕
生流向综合分析,结合就业、升学、出国及待业等维度,并附关键数据对比与趋势解读:
就业约9.58%约79.7% (含灵活就业)北大以升学主导,清华就业占比更高国内升学65.85% (计算值)约80.4%清华工科保研优势显著出国深造18.38%18.4%比例接近,但清华归国率更高待业/缓就业约6.19%约1.9%
北大待业率略高(基数差异)
注:
北大2024届本科毕业生3718人,清华2025届本科毕业生3197人;数据截至2024年8月(北大)及2025年6月(清华),反映最新趋势。
北京大学
国内升学:65.85% 进入顶尖高校(如本校、清华、复旦),人文社科学科保研率超30%。
出国深造:641人(18.38%),目的地以美国(35.2%)、英国(25.8%)为主,文科生北美滞留率超60%。
清华大学
国内升学:80.4% 通过保研/考研,工科直博率20%(如计算机、人工智能)。
出国深造:工科生占比70%,MIT/斯坦福博士归国率达73%(芯片领域)。
北大待业群体:约230人,多为人文社科生,因“高不成低不就”拒接基层岗。
清华低待业率(1.9%)源于工科技能适配度高,但出现“精英下沉”案例(如博士应聘汽配厂普工)。
缓就业新形态:备考体制内(北大)、Gap Year(清华)占比升至28%。
升学主导北大:超84%毕业生继续深造,国内保研率攀升;
就业引领清华:近80%进入企业,先进制造与能源领域占比提升;
出国理性化:清北出国率降至18%±,学术深造而非移民成主流;
地域再平衡:京外就业占比超50%,响应国家区域战略;
挑战待解:文科生就业挤压、学历贬值加速,倒逼技能跨界融合。
提示:数据源于2024-2025年官方报告,待业率含“缓就业”群体;2025届完整数据需待2026年初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