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硕生去澳新当农民?聊聊抢破头的打工度假签
发布时间:2025-07-30 17:45 浏览量:1
一场考验智慧、勇气、适应与自我重塑的成人礼。
文丨Lily 编丨Amber
暑假是度假的好日子,那有没有既能度假又能赚钱的项目?
澳洲的打工度假签证(WHV)抽完了第一轮,社交媒体上有关这个签证的帖子络绎不绝,仅小红书上#澳洲whv的浏览量就超过了1.8亿。
在消费降级、工作难找、外国学费越来越贵的当下,许许多多本来打算出国留学的20-30岁的年轻人,正在转换赛道——从赴国外留学的消费者,到直接出国工作赚外币的“淘金者”,采用这条“高性价比出国”的方式来体验这个世界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让几万中国年轻人抢破头的澳洲和新西兰的打工度假签证(WHV)。
7年半赚了225万人民币
成功转永居
小红书上一位名叫“Portga’D’Ace”的网友分享了他的真实经历,他在澳洲和新西兰都拿到了WHV,7年半时间赚了225万人民币。
他一天工作10-12个小时,主要是在农场摘水果,因为计件制,他为了省时间,连喝水吃饭都省了,非常非常拼。而且为了确保淡季不断档,他还换了好几个农场,甚至连续几个月都同时打几份工。
除了可以想见的日晒雨淋,又脏又累外,他还是花粉症严重过敏者,每到春季流涕流鼻血,眼睛又痒又疼,这都没有拦住他去工作。只有他从梯子上摔下来,右手粉碎性骨折,他才被迫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
而没去澳新之前,他是一名做办公室吹空调做脑力劳动的程序员,这反差不可谓不大。
像这样的案例,在网友自己发布的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有不少人通过这个签证赚到一点钱后,申请上了澳洲或新西兰的大学读书。
还有网友持WHV来澳,并且通过在偏远地区、做符合技术移民的工种(如木工、护理等),两次续签成功,以及他还有高等教育背景和当地亲戚的担保,最后顺利转成永居的案例。
那么什么是打工度假签?
1. 澳洲打工度假签
年龄在18-30周岁,需完成至少两年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在读满两年或更高学历)。
12个月内获得的雅思总成绩4.5或等同水平(如PTE 30分、托福iBT 32分)。
至少5000澳元存款证明。
通过指定体检,并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
2025年给中国大陆的配额有5000个,先预报名、抽签,中了以后28天内完成正式申请。获批后需在12个月内首次入境激活签证。有效期12个月,可多次出入境。
可从事任何合法工作,但为同一雇主工作不超过6个月(农业、老年护理等特定行业可豁免),在偏远地区从事农业、旅游业、建筑等行业满3个月,可申请第二签(年龄需未满31岁)。
完成二签后,继续在偏远地区工作6个月,可申请第三签,累计停留最长3年。
2. 新西兰打工度假签
年龄在18-30周岁,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即可。
2年内获得的雅思总成绩5.5分(单项不低于5.5)。
至少4200纽币存款证明,以及额外准备返程机票费用。
并提供胸部X光检查、无犯罪记录证明,需购买覆盖全病程的医疗保险等。
2025年给中国大陆的配额有1000个,采用先到先得制,需在移民局官网抢名额。抢中后60天内交材料,获批后需在12个月内入境。首次签证有效期12个月,可多次出入境。
为同一雇主工作不超过6个月,季节性工作(如葡萄栽培、园艺)可豁免此限制。完成季节性工作(如农场采摘)满3个月,可申请延长签证3个月(无需额外工作)。
过来人的真实故事
1. 身体和心灵受到损伤
虽然开头我们讲述了几个赚到百万,或者拿到PR的故事,但这些都是早些年里的少数人。近几年去的人中,就有不少人反映,不仅没有赚到什么钱,还由于过度内卷,落下一身病。
一位网友说,她通过Facebook找到农场收割菜的工作。每天弯腰10小时、搬运二三十斤重物,肩膀留下永久性劳损。
还有原来在国企做建筑工程师的人到了澳洲之后,变成了蓝领,做石膏板安装工,还兼职酒店清洁工,自嘲“从甲方变成了灰头土脸的乙方”。
还有一位汉语教师到新西兰后,做过洗碗工、养老院后厨帮工、电视剧群演等等,蓝领世界里的心酸让她内心起伏很大……
除了工作中的辛劳,生活也不容易。
有的人遭遇了租房歧视、被当地居民驱赶。还有的在青旅被流浪者辱骂。一位名叫格兰妮的女孩,为续签签证,在偏远公路旅馆忍受卡车司机的骚扰,她说“这段经历终生难忘但绝不回头” 。
2. 被中介欺压和欺诈
由于人生地不熟,且就业市场不景气的缘故,很多人只能找中介介绍工作。部分中介为了揽客,夸大其词,承诺“高薪工作”。
一位名叫“瑞贝卡”的新西兰WHVer,就提到她的中介就是农场的监工,天天欺压她,逼她干活,后来还克扣了她三分之一的钱后,把她炒了。她求助无门,只得自认倒霉。
图源:小红书
2024年,新西兰移民局还曝光了一起菲律宾中介为了WHVer伪造签证申请的案件,涉及5份虚假工签申请,导致12人面临驱逐。找了黑中介后患无穷,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什么样的人适合WHV?
既然这么不容易,就不能随便跟风就去了。那么哪些人真正适合去呢?
在我看来,处于人生节点中的人更适合去,比如:毕业后没找到好工作处于过渡期、职业空窗期、或希望暂缓国内职场竞争的人群。
刚毕业的学生可借此积累国际视野,职场人也可暂时脱离不喜欢的环境寻找新方向。因为这类人机会成本更低,不是为了去澳新,放弃了读研、有前景的职场,这样就更不容易后悔来了澳新。
另一方面,来这里的人必须得是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的人。因为需要自行解决住宿、求职、税务等问题。如果语言不够好,还可能面临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挑战。
所以内心要强大,不能玻璃心,更得做好心理准备,发达国家里的蓝领工作其实也非常苦,不能只看宣传里的地位高、薪酬高,要真是那么好,为什么还需要招移民来做呢?本地人早就去抢蓝领工作了。
所以结合上述两点,可能最适合的就是愿意从事蓝领工作的人,或者铁了心想要以更低的成本移民的人,那么会更容易适应这样辛苦的生活。
还有就是本就不差钱,打算体验体验生活的人,有喜欢的工作就做,没有的话,就当来度假到处玩了,倒也能过得开心。
因为这类工作对回国后的白领职场并不会有很多帮助,还会因为Gap了一两年,反而可能影响后面的求职。所以大家要做好充分的评估后,再选择去不去。
结语
每年暑假开启的打工度假签证,看似很浪漫,赚了钱就能在异国他乡来一场“自然与人文之旅”,但更是一场考验智慧、勇气、适应与自我重塑的成人礼。有人在体力劳动中找到了生命的韧性,有人在文化冲突中感悟了人生的价值。
正如一位名叫“一马”的WHVer在日记中所写:“当硕士学位与洗碗工身份碰撞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劳动无贵贱’的含义——尊严不在头衔,而在为生活全力以赴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