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蒋巍谈斐波那契分析》第一部分:斐波那契比率重叠

发布时间:2025-07-31 17:04  浏览量:1

斐波那契比率(如0.618、0.382、1.618等)在技术分析中用于定义价格回调或扩展的关键水平。当不同斐波那契工具(如回撤、扩展、投影)的数值在某一价格区域重叠时,该区域会形成更强的支撑或阻力位。这种重叠本质上是市场自然比例关系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多空双方在特定价格区间的博弈平衡。

回撤与扩展的交汇:例如,价格在38.2%回撤位与1.618扩展位重叠时,该区域可能成为趋势延续或反转的关键节点。多周期斐波那契叠加日线级别的61.8%回撤位与周线级别的50%回撤位重叠,会增强该区域的决策权重。关键点的斐波那契定义:利弗莫尔的“关键点”可量化为斐波那契水平。例如,价格突破61.8%回撤位并伴随成交量放大,可视为趋势延续的确认信号。案例:在BTC日线图中,价格突破42425美元(斐波那契扩展位)后回踩不破,符合利弗莫尔“突破后确认”的入场原则。动态区间划分:利弗莫尔主张“等待市场证明自己”,而斐波那契交汇点提供了明确的观察区间。例如,在30年国债期货案例中,109.03元(0.618倍斐波那契扩展位)被设定为关键阻力位,价格在此受阻后进入调整,验证了利弗莫尔“趋势确认后入场”的策略。驱动浪的斐波那契关系浪3延长:浪1与浪5的长度比为0.618或1:1。浪1延长:浪2将整个推动浪的价格范围分为黄金分割(如浪2回撤至61.8%后启动主升浪)。调整浪的斐波那契模式锯齿形调整:浪C长度常为浪A的1.618倍(如BTC从42425美元回撤至31111美元,浪C长度符合1.618倍关系)。平台形调整:浪A、B、C几乎等长,形成横向整理区间(如国债期货在109.03元附近的震荡)。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验证:斐波那契时间周期(如13天、21天)与价格比率的重叠,可提高趋势转折点的预测精度。例如,BTC在斐波那契时间窗口(21天)内突破关键阻力位,强化了上升趋势的可靠性。

当斐波那契交汇点出现以下信号时,需扩大分析区间并调整策略:

缺口(Gap)突破缺口:价格以缺口形式突破斐波那契交汇点,确认趋势强度(如BTC突破42425美元时的向上缺口)。衰竭缺口:趋势末端出现缺口,伴随斐波那契扩展位重叠,提示反转风险(如国债期货在109.03元附近的看跌吞没形态)。强势K线组合反转形态:在61.8%回撤位附近出现头肩顶或双顶,伴随成交量放大,确认顶部形成。持续形态:在50%回撤位出现旗形整理,突破后延续原趋势(如BTC在31111美元附近的旗形突破)。精准定位交汇点:利用斐波那契比率重叠区域作为高概率决策区动态验证趋势:通过K线形态、缺口等信号过滤假突破,扩大盈利区间。系统化风险管理:基于斐波那契水平设置止损与仓位,适应不同市场阶段。

刘蒋巍:将这种融合策略将技术分析的客观性与交易者的主观判断结合,实现“概率优势”与“执行纪律”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