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代运营集体滑坡,仅1家逆势双增

发布时间:2025-09-13 20:32  浏览量:3

业绩分化加剧,美妆代运营商靠什么生存下去。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tt

在电商红利席卷时,代运营商借势而起。壹网壹创于2019年率先登陆资本市场,随后丽人丽妆、若羽臣、优趣汇等企业相继敲钟,而如今在美妆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身处行业链之一的代运营商们也受到不少的挑战。

加上淘宝天猫等传统电商平台的红利开始见顶,短视频和直播与电商的相互加成,新兴平台成为重要的电商流量入口,美妆TP商们如何进行渠道布局也是其绕不开的一个难题。

此前,聚美丽就根据2024年的财报数据,分析了各家TP商的业绩表现。如今2025半年报相继披露,美妆TP商的排名是否有变化?又有几家企业走出了困境?

1.从市值来看,若羽臣以131.78亿元稳居第一,位列第一梯队,远超第二名壹网壹创近60亿元;

2.壹网壹创及青木科技超50亿市值位居第二梯队;

3.丽人丽妆、凯淳股份市值在20亿-50亿之间,位于第三梯队;

4.宝尊电商和优趣汇则低于20亿,处于第四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若羽臣于2020年9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总市值为26.64亿元,截至9月5日,其五年总市值增长近5倍。

同时在今年8月初,若羽臣发布公告,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准备在港交所上市。若此次H股发行成功,若羽臣也将成为美妆代运营首家“A+H”双上市企业。

△图源:若羽臣公告

除市值稳居第一外,若羽臣在2025上半年的业绩同样表现亮眼,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增长;代运营业务的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加9.52%;地区业务中,境内外营收同比均上涨。

从整体来看,美妆TP商的业绩分化加剧。7家美妆TP商中,仅若羽臣一家实现营利双增,且均为双位数增长。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55%至13.1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23亿元,同比增长85.60%。

除若羽臣、宝尊电商、青木科技外,其余4家美妆TP商表现疲软。其中,凯淳股份营业收入垫底,仅1.62亿元,同比跌幅达21.67%,在同类公司中降幅最为显著。

盈利方面,除若羽臣和壹网壹创外,其余5家美妆TP商的归母净利润不及上年同期,其中丽人丽妆和宝尊电商呈亏损状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丽人丽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跌幅高达四位数。此前聚美丽也对丽人丽妆的业绩进行过详细报道,故本文不再赘述。

聚焦美妆相关业务,尽管美妆产品继续为优趣汇、若羽臣部分TP商带来增长,但该类目贡献仍难以扭转企业整体业绩下行趋势。宝尊电商虽有指出,美容化妆品类优化推动其产品收入提升,但未能改变盈利下滑局面。

优趣汇在财报中表示,美妆产品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4.2%至0.58亿元,在商品销售类别中位居第三,占比10%。该增长主要得益于拓宽美妆品牌销售渠道,增加B2B业务销售量,某品牌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9%。与此同时,优趣汇还通过梳理终止了部分品牌的合作,品牌矩阵得到进一步优化。

尽管美妆业务表现有所提升,优趣汇仍面临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的挑战,该板块的增长未能弥补其他业务线的疲软。

△图源:优趣汇控股财报

除优趣汇外,若羽臣也在美妆个护品类中取得积极进展。在报告期内,若羽臣的美妆个护品类在线上销售达3.89亿元,销售额占比29.55%,仅次于家清,位列若羽臣线上销售第二大品类。

△图源:若羽臣财报

宝尊电商虽未披露美妆类目的具体金额,但其在财报中透露,报告期间产品营收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受优化其产品组合经销模式,尤其是美容及化妆品品类;以及Gap品牌销售增长的推动。

美妆代运营行业业绩分化进一步加剧:一边是若羽臣以营收 67.55%、归母净利润 85.60% 的双位数增长;另一边是丽人丽妆、凯淳股份等多数企业陷入营收下滑或净利亏损。在此背景下,企业如何“自救”?各家最新财报中,已透露了部分破局方向。

1. 加大研发提升效率

如果说美妆企业加大对科研的布局与投入,是为了构建自身的科技护城河,那么对美妆TP商而言,其科研投入则更侧重于应用AI工具以实现协同效应和运营提效。

从研发投入来看,七家企业中有四家同比有所增加。其中,青木科技以2072.49万元的研发支出居于首位,但同比下滑14.56%;优趣汇控股的研发投入规模最小,仅为296.7万元。

在发投入的实际转化与应用层面,部分企业已展现出其明确的路径。

如凯淳股份在财报中表示,其已在电商运营、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等多个关键场景中深度应用生成式AI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串联与协同增效。

同时,若羽臣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金额为1644.06万元,位居第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7%。若羽臣在财报中透露,其依托ChatGPT、DeepSeek等主流模型,实现了效率和创新的突破。

2. 全方位布局新兴渠道

对于以电商服务出身的代运营商而言,靠AI工具提高效率只能起到辅助效果,抓住销售渠道是关键。

正如开头所述,新兴平台正在逐步成为重要的电商流量入口,除淘宝/天猫等传统渠道外,美妆TP商们正在全面加大在抖音、小红书、快手等新兴平台的布局。

如下图所示,美妆TP商们的合作渠道平台十分广泛。其中,若羽臣在财报透露,其合作平台覆盖天猫、淘宝、京东、抖音、小红书、拼多多、唯品会、快手等;壹网壹创则涵盖了得物、微信小程序等主要渠道平台。

从美妆TP商们披露的财报来看,尽管天猫平台仍在各家TP商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增长贡献正在减弱,企业纷纷将资源向新兴渠道倾斜。

凯淳股份在天猫平台中,品牌线上销售服务收入为0.263亿元,占比16.22%;在京东销售收入额为0.147亿元,占比9.02%。值得注意的是,两者占比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图源:上海凯淳财报

壹网壹创在2025上半年,天猫商城平台的品牌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减少,不过占总收入比重小幅提升。

△图源:壹网壹创财报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不同于上述两家企业尚且还需要依赖淘宝/天猫,青木科技和若羽臣转型新兴平台成效已初见成效。

以青木科技为例,其在天猫平台通过电商代运营模式实现1.91亿元的收入,占比28.61%,但同比收入仅增加8.26%,相比之下,公司在抖音平台的品牌孵化与管理业务表现突出,收入0.949亿元,暴涨144.58%。

△图源:青木科技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报告期内,抖音已成为若羽臣第一大销售渠道,销售金额为4.90亿元,销售占比37.24%,超过天猫商城和天猫国际销售金额总和。可见,若羽臣在渠道方面转型奏效。

△图源:若羽臣财报

此外,还有一家TP商在新兴渠道的份额也逐渐提高。优趣汇也披露其来自抖音、拼多多及海外业务收入占本集团整体收入比重为12.4%,较去年同期占比11.1%,增加1.3个百分点。

尽管多家美妆TP商和若羽臣一样,注重新兴渠道的发展布局,但是仅若羽臣一家实现盈利双收,表明单靠渠道扩展难以持续支撑业绩增长。

在此背景下,美妆TP商亟需寻找真正可持续的第二增长曲线。若羽臣作为该行业中的“尖子生”,或许能从其战略路径和转型中略知一二。

3. 代运营商靠品牌业务救场?

品牌作为美妆TP商开展业务的核心资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从合作品牌矩阵来看,7家美妆TP商都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各TP商之间尚未形成明显差距。例如,凯淳股份与上海家化、联合利华、卡诗、贝德玛等合作;宝尊电商的合作品牌有POLA、妮维雅、莱珀妮、海蓝之谜等。这种高度重合、实力相近的合作品牌格局,导致美妆TP商们难以构建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与对手真正能够拉开差距的关键,或许在于美妆TP商们各自旗下的品牌业务。

从自有品牌布局来看,目前7大主要美妆TP商中,仅若羽臣与丽人丽妆两家明确拓展自有品牌板块。

丽人丽妆旗下共运营6个自有品牌,以美妆品类为主,在市场上虽溅起“水花”,但声量远不如若羽臣旗下绽家等品牌。

不同于丽人丽妆的单一品类,若羽臣则实施了更为多元的品牌策略。目前该公司已建立起覆盖母婴、美妆个护、保健品和家清四大品类的运营体系,其绽家和斐萃分别聚焦家清和抗衰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财报中,若羽臣和丽人丽妆的自有品牌业务均展现出增长势头。

若羽臣在财报中透露,报告期内其自有品牌业务占比45.77%,已远超代运营业务(占比28.83%)。上半年实现营收6.03亿元,同比增长242.42%。其中,绽家实现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157.11%,618大促期间全渠道GMV同比增长超160%;斐萃在今年上半年营收1.60亿元,在618大促期间,全渠道GMV较去年双十一期间增长2000%。

△图源:若羽臣财报

除若羽臣外,丽人丽妆也在财报中透露,上半年公司自有品牌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80%。同时,其表示,未来将战略性聚焦于“玉容初”和“美壹堂”两大品牌,通过内部资源优化和市场反馈机制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

其余5家虽未直接布局自有品牌,但均通过品牌孵化与管理业务寻求突破。

青木科技在财报中指出,品牌孵化与管理业务拉动业绩增长。报告期内,品牌孵化与管理业务收入金额为2.33亿元,同比增长86.46%,业务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2.93%提升至34.83%,与电商代运营主营业务的差距正持续缩小。

△图源:青木科技财报

优趣汇则瞄准健康细分赛道,在财报中强调将系统性优化品牌矩阵,一方面于本报告期内引入新的健康业务品牌,以丰富产品线; 另一方面, 在自有健康品牌端,围绕产品孵化、品牌升级及渠道布局等方面加大战略性投入。

避免同质化竞争,构建以品牌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这一转型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以及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不过,2025上半年,美妆TP商们的日子依旧不好过,尽管企业卯足劲加大对细分赛道的投入,试图打破增长瓶颈,但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这些成效尚未完全凸显,多数企业仍处于转型的阵痛期。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水羊股份的转型成果尤为亮眼,堪称TP商转型的成功表率。其核心在于早早确立了“自有品牌 + 代理品牌”双业务驱动的发展模式。

“铁打的品牌,流水的代运营”,想要走出阵痛期,需要经历从单一的代运营企业向多品类管理运营企业转型。谁能成为下一个成功转型的“水羊”,目前仍充满不确定性。

信息来源:上述企业财报、官网、远瞻慧库

视觉设计:乐乐

责任编辑:高高

大厂反腐的风,吹到了美业,极萌、Ulike、金茉等母公司由莱集团也发布了反腐通报,12人被移送公安,含2位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