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5% AI落地失败:来自MIT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29 16:03 浏览量:2
以下内容提炼自MIT的报告:The GenAI Divide STATE OF AI IN BUSINESS 2025;
1. 核心发现:GenAI鸿沟 (The GenAI Divide)
报告的核心论点是,企业AI领域正经历一个深刻的“GenAI鸿沟”——绝大多数(95%)的企业在AI投入上获得了零回报。这个鸿沟体现在:
高采用率 vs. 低转型率:虽然超过80%的企业探索或试点了 ChatGPT、Copilot 等通用工具,但只有约 5% 的定制化企业级AI系统成功进入生产环境。用户偏好 vs. 企业实践:员工普遍喜爱并高频使用免费、灵活的通用工具(如 ChatGPT),但对昂贵、僵化的定制企业AI工具感到失望,认为它们“脆弱”、“不适应工作流”且“无法学习”。2. 鸿沟的根本原因:学习缺失 (The Learning Gap)报告明确指出,阻碍AI规模化应用的根本障碍不是技术、法规或人才,而是 “学习能力”的缺失。
当前工具的致命缺陷:无论是通用工具还是企业定制工具,绝大多数都缺乏记忆(Memory)、上下文适应性(Contextual Adaptation)和持续学习(Continuous Learning)的能力。用户需求:员工在处理关键任务时,需要的是能记住历史交互、从反馈中学习、并不断优化的系统,而不仅仅是能生成一次性内容的模型。通用工具(如 ChatGPT)因缺乏这些能力,无法用于核心业务流程。买而非建 (Buy, Don't Build):与外部专业供应商合作开发的解决方案,其成功部署率(~67%)是内部自研(~33%)的两倍。以业务结果为导向:评估工具的标准不是技术指标(如准确率),而是可衡量的业务成果(如成本节约、流程加速、客户留存率提升)。深度定制与集成:要求供应商深刻理解并深度嵌入到现有的、具体的业务工作流中,而不是提供通用的“万能”解决方案。赋能一线员工 (Bottom-up Adoption):鼓励并采纳由“产消者”(Prosumers,即日常使用AI工具的员工)提出的用例和工具,让业务部门主导创新,而非依赖中央AI团队。关注后端价值:最大的 ROI 往往隐藏在被忽视的后台职能(如财务、采购、法务、后台运营),通过自动化替代 BPO(业务流程外包)和外部代理机构来实现显著的成本削减(数百万美元),而非裁员。聚焦狭窄、高价值用例:不要试图打造全能平台,而是选择一个具体、痛点明显的小型工作流(如合同审查、电话摘要、代码生成)作为切入点。构建“智能体” (Agentic) 系统:开发具备持久记忆、能自主学习和迭代优化的智能体系统,而非静态的问答机器人。低摩擦、快见效:工具必须易于部署、配置简单、能快速展示价值(Fast Time-to-Value)。信任先行:利用渠道合作伙伴、同行推荐和现有供应商网络来建立信任,因为企业在采购决策中极度看重信任和社交证明,远超功能本身。4. 未来趋势:智能体网络 (The Agentic Web)报告预言,下一代AI基础设施将超越单个智能体,演变为一个 智能体网络 (Agentic Web)。
基于 NANDA、MCP、A2A 等新协议,不同AI智能体将能自动发现、协商、协调,跨平台、跨组织边界地完成复杂任务(如自动寻找供应商、谈判合同、执行交易)。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商业运作方式,从人类中介的流程转变为去中心化、自主运行的网络。停止投资于那些需要你不断提示、无法学习的“静态”AI工具。开始合作:寻找并投资于能提供深度定制、具备学习能力的外部供应商。重新设计组织:赋予一线业务经理权力,让他们成为AI创新的驱动力。着眼长远:关注能带来可持续成本节约(尤其是后台自动化)和工作流效率提升的方案,而非仅追求表面的“炫技”演示。NANDA 和 A2A 是为构建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智能体网络”(Agentic Web)**而开发的底层协议和框架。
它们不是具体的产品或公司,而是旨在解决当前AI工具 “缺乏记忆、无法学习、难以协作” 的核心问题(即“学习鸿沟”),并实现AI智能体(Agents)之间自主发现、协商和协调的关键技术标准。
定义:由 MIT Project NANDA 开发的基础设施。作用:建立在其他协议之上(如 Anthropic 的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MCP),用于构建可扩展的分布式智能体架构。关联:作为未来智能体网络的一种实现路径,帮助推动 AI 能力转化为可衡量的商业成果。A2A 是基础通信协议,规定了智能体之间“怎么说”。NANDA 是基于 A2A 等协议构建的架构,提供大规模、去中心化智能体协作的完整方案。共同目标:超越当前孤立、需要人类提示的 AI 工具(如 ChatGPT),构建去中心化、自主运行、能自我优化的 智能体网络 (Agentic Web)。在这个网络中,不同 AI 智能体可以像互联网上的网站一样,自动发现彼此、协商任务、共享数据并完成复杂的端到端工作流,从而彻底改变企业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