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不上班,爱去农村放牛种地

发布时间:2025-10-04 12:07  浏览量:2

这个夏天,陕西省和顺县马坊乡的乐毅村、饮马池、小南沟这三个村庄里,忽然之间涌入了许多陌生的面孔。这些城里的年轻人满脸好奇,出没在田间地头,游走在山林与村口,看上去充实又悠闲。他们来了又走,有人会再回来,然后又离开。

同一个夏天,刚刚辞掉工作、结束北漂的我也来到了心心念念的豹乡田,虽然成为月捐人四年了,却一直不死心地想着能去线下实地做些什么!于是巧巧轻轻一勾手指,我就来了。

欢迎来到豹乡田!

短短两个月,我就往山西跑了两趟。第一次是7月底,田里孕育着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满天星一样的白色苦荞花正盛开,向日葵的金色大花盘丰盈得快要垂下来,紧挨着的还有快要成熟的玉米,以及莜麦、小米、大豆……让我这样的城里人看着有点眼花。

夏天的豹乡田,向日葵花海和甜糯玉米地

第二次是8月23日,猫盟邀请了一波共建人来试吃刚熟的玉米,组了一波“豹乡田小丰收的朋友局”,我又乐颠颠地来了。正是这一趟蹭吃之旅,让我接触到了豹乡田出现的另一个群体——城里老乡。

城里来的“老乡”

“城里老乡”是今年猫盟和大鱼营造联合发起的项目,简单来讲就是提供了一个让粉丝可以实地来到豹乡田驻村的机会。

翻看豹乡田留言簿,出现一个个常被大家提到的名字:鲸鲸、镜子、思暗、小程、惠子、Kay……这些是6月来驻村的第一批城里老乡,里面有他们写的日记、手账,还有照片。我在豹乡田这期间,驻村的城里老乡有:颜和、叁叁、厉害、北江、纪程以及刚加入的豌豆。

大鱼营造的欣欣与城里老乡们一起workshop

我深以为,这些年轻人要么带着什么课题目标或工作计划来的,要么就是要逃离什么,不然,他们从全国各地辗转来到这偏僻农村是折腾啥呢?猫盟把他们招募过来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直到我开始与这群“城里老乡”聊天,才发现我可能想多了。这事儿也许没那么复杂

什么样的城里老乡

会来豹乡田?

01 颜和

颜和,是我第一个深度聊天的城里老乡,当我跟镜羽、广豫在村里走访老乡时,颜和也申请加入。她学社会科学专业,是一个“在媒体出版和学术之间游荡的创作者”,喜欢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每次走访她都听得好认真,一有机会就会向对方请教。这股钻研的劲儿,让听不懂本地方言濒临崩溃的我自叹不如,因为她在来村子之前,不仅仔细询问了哪些洗漱用品成分是不环保的,还提前学习了一些晋中方言。

颜和收养了一只猫,她说从猫身上看到了人类的局限性,“好像不光是我在照顾它,它其实也在改变我,我们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她因为关注流浪猫,把这种好奇心和兴趣由猫扩展到了更多的物种上面,也意识到“其实之前仅仅以人类的视角去感受世界,是比较狭隘的。”

颜和与红山动物园的小伙伴在地里劳作

至于她报名城里老乡的动机,是希望亲身感受在地的公益保护工作,来看看是不是猫盟的每个人都三头六臂的很厉害;她也想向正在实践社区保护的猫盟以及当地老乡,了解他们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和生活智慧,想观察和学习如何在冲突中实现共存,写一写东西。

02 叁叁

另一位城里老乡叫叁叁,山西人,每次看到她,都感觉她像一只松弛感拉满的猫,正在贪婪吸取自然和乡土散发的能量。豹乡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生活方式吸引着她,两个月里叁叁来了这里四次,其中一次还带着父母过来生活了十来天。

叁叁从事多年财管、采购相关工作,跟很多牛马同胞一样,进入职业倦怠期,刚辞职Gap中。她告诉我说她“太喜欢这儿了,第一次来这儿让我更加坚定了辞职的心”。

我问她来豹乡田有什么计划或目标,她说:“其实没有太多的计划,因为P人确实是计划不了。”忘了说,叁叁的十六型人格是INFP,“我觉得我这个状态应该先把自我找回来,然后再去思考能干些什么吧!”

小院菜园子里有叁叁的劳作成果

不过,叁叁对生态农业和可持续生活方式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原本就爱在阳台种菜玩土、爱做黑暗料理的她,在村里经常跟杰哥、本地老乡们去做些农业方面的事情:堆肥、修枝、放牛、种菜、在大围栏和小院进行本土植物的移栽……

这里的生活让她感到纯净、简单,也越来越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自制清洁剂酵素代替洗洁精,现在连洗面奶和防晒霜都不用了。她想在此生活并深入了解这片土地,一边找回自我,一边探索新的生活方向。

叁叁陆续做的自制清洁剂酵素

03 厉害

另一个正在辞职休整的女生名叫“厉害”,做了多年的品牌设计。她刚来豹乡田五天,有些腼腆,面对不熟的人会尽量避免眼神接触;她也是风风火火的行动派,到这儿第二天就动手收拾起了小院儿的公共厨房;她自嘲对很多东西是三分钟热度,但是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可以让她保持不重样的专注

“这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野生环境的物种真是非常非常丰富,每一平方米都有几十种不同的物种!”豹乡田小丰收那天,厉害参加了样方组,跟着凤子老师记录了豹乡田“大围栏”里面一个平方的几十个物种,深受震撼。

大围栏里层次丰富的原生态环境

厉害说,她报名城里老乡的初衷就是想把三个爱好(自然、公益、插画)融合起来,为猫盟和豹乡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比如利用设计技能帮助猫盟进行线上传播。

她大概率是个J人,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计划:跟着“资源地图”项目现有的资料做一些美化设计,画一些相关内容,让猫盟用于科普和宣传;她想上山、跟老乡放牛,更深入地与老乡沟通交流,比如去给他们做顿饭;关于未来嘛,她想回去完善自己的自媒体IP项目,提升技术,然后再工作。

城里老乡去给永军叔做了顿饭,每人做了一个菜。油糕是本地美食,永军叔他们做的

所以你看,城里老乡是各不相同的个体,他们来到豹乡田就会不约而同褪去原有的社会标签,只留下两个共同点:一是对猫盟的认同和支持,二是有时间。

开头问到他们到底抱着怎样的期许和目标而来?是逃离工作生活的压力、体验与世隔绝的世外生活?还是渴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平衡、人与人社交简单、充满信任的乌托邦?抑或是怀揣公益情怀、只想做些所能及的事情的圆梦之旅?

以上都有

城里老乡们和本地老乡们的合影 ©城里老乡-颜和

在这里,他们没有特定的事要做,没有人给他们定KPI,一切由他们自行探索、自行生活、自行感受。试图在这里找到某些连接,与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人和动植物产生某种联系。

城里老乡们改造出来的公共厨房兼工作间

城里老乡给豹乡田

带来了什么?

厉害形容豹乡田的生活节奏“又悠闲又充实”,从6月第一批城里老乡驻村开始,城里老乡们已经为豹乡田做了不少事情:修建麻蜥石桥、画标识牌、修护围栏、清理垃圾、打理小院和改造公共厨房、移栽本土植物到大围栏、协助组织本地老乡参与普通话与方言互学活动、走访本地老乡记录口述史、梳理本地地理人文历史资料……

要说这些事对豹乡田有多大影响,或者说他们的到来对村子带来多少变化,倒也没有那么明显,但是,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给村庄注入了新生与活力,村里老人们平日里多了谈笑,有人没事儿就跟他们倒歇(方言“聊天”的意思),有人想着组织他们做一些好玩的活动,是以往逢年过节儿女孙辈们都回来才会有的景象吧!

城里老乡在村民家的食宿,多多少少也算是一份创收,说不定还能由此打开一个以服务业振兴新村的口子——毕竟豹乡田的夏天是相当凉快,空调都用不着,特别适合避暑。

至于其他的那些“小事”,都是生态社区保护这艘诺亚方舟上的一片片小部件,作用在何时何地显现出来,我们还没有办法确切知道。

另外,城里老乡们来了之后,对猫盟正在做的事情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也更加了解项目地的状况。不止一个城里老乡跟我说:来了之后才发现猫盟人手好少,他们好忙,每个人都是连轴转。其实猫盟这十几年来都缺人又缺钱,目前已经是人员最多的时候了,但和猫盟所做的项目规模比起来,依然很缺专业性强且具有热情的人员。

豹乡田是华北豹核心栖息地的一角、也是猫盟开展工作的重要基地,这里的乐毅村、饮马池、小南沟三个村庄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年轻人外流,村里人均年龄67岁。颜和说起曾有个爷爷跟她说,下一次你再来我可能都不在了。“我在想城里老乡来也可能就是为了不让这个乡村那么顺其自然的消亡,它带来一些新的因素,也许会能够延长这个社区的生命力,也许会带来一些新的住民。”

乐毅村干净整洁,也非常冷清

除了老龄化问题,村民们的生计高度依赖他们的土地收成与牛只出售。猫盟打造豹乡田,通过租用土地、提供就业(如生态管家)、城里老乡项目(引入外部志愿者)等方式,增加村民收入并加强了保护意识。

城里老乡们认为能让一些对环保项目感兴趣但不够专业的人有机会参与,可能会带动更多人关注环保,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也给月捐人、共建人提供一个机会,提供一个窗口,近距离接触保护地。

是的,我们爱华北豹,但是野生豹不会常在人类面前出现,红外相机捕捉到的倩影,也不过是望梅止渴。而豹乡田的存在,恰恰是提供了一个实体化的情绪价值,人们可以亲眼看到这片真实而鲜活的土地,而它正是华北豹核心栖息地完整生态系统的最好注脚。

我曾问过巧巧他们“城里老乡”项目为什么没有设置专业门槛,巧巧说,报名链接的几十道题,只是筛出来和我们秉持相同理念的人,至于你有没有野保经验、有没有生物/农业专业知识,那都是加分项,不是门槛。猫盟始终保持开放的探索态度,通过城里老乡项目的反馈,也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

所有人还原了本真的性格

更接近动物而非机器

我与思暗有过一面之缘,那是从乐毅村走到饮马池村的路上,不期而遇,随意闲聊,后来才知道大家赞不绝口的思暗就是他。鲸鲸描述他“具有与旁人截然不同的批判思维”,大猫夸他“有想法又有专业能力”。啊,我只恨3.2公里的路程只同行了最后几百米。

从乐毅村到饮马池村的乡村公路,3.2公里

思暗在留言簿里写得不多,但有这么一句话很触动我:“生活在城市中时,我似乎离机器更近离动物更远,由此会感到匮乏,因为人不总是机器。而在豹乡田,那是我的心回想起我是动物的时候,是我身体再次体会到充盈生机的时候。”

我没有见过鲸鲸,但她在留言簿里写的日记,让我对这个情感丰富、文字极富感染力的女生印象深刻。她是这样表达对豹乡田的感受的:“在豹乡田,所有人还原了本真的性格,我们无条件奔赴过片士地的角角落落。从低海拔的乡村人居、农田、牛圈,到相对高海拔的山坡、古村遗址、未被记载的支流。最开始也许没人知道前往豹乡田的真正目的,也许关于这辈子从未见过的物种的保护,或是地球生态体系的维护,或是单纯想寻找一片净土去逃离城市中无趣的竞争……”

这是她和小伙伴们在太原喝了点“8+1”写下的,第二天醒了又补充写道:“发现豹乡田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它只不过是华北豹的栖息地,乡村振兴+物种多样性的实践地,但我为什么为豹乡田热泪盈眶?为君姐、二狗、杰哥100%付出的原真努力,为巧巧、大猫对这片土地的坚守,也为在这里与遇到的每个鲜活个体产生链接的故事。豹乡田只是我们人生中的短暂一站,也很高兴我们在这个站台找到了为之感动的瞬间。特别感谢大家和猫盟,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我们终将死去,这片土地的人文历史却因为我们被铭记,物种也因为我们欣饮向荣,而获得繁衍至宇宙终结的机会。”

豹乡田留言簿上有城里老乡们写下的日志,以及他们在这儿的一些时光剪影

感谢这些真挚的留言,让我们感受到城里老乡项目为这些个体带来一段足够深刻的人生体验。或许,在外人看来,招募这些不专业的人士去到项目腹地,并不能直接给保护工作带来什么效益,这个“曲线救国”拐的弯也有点大了。也许吧!但是猫盟就是这样一个先行者,想到什么好的方式方法就先去做,并且还都能做成。豹乡田本身就很先锋,它覆盖了从野生动物的利益到人的利益,照顾到了本地老乡还帮助到了外面的人。

城里老乡为麻蜥修建了生态廊道 ©城里老乡-鲸鲸

当然,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例如,城里老乡流动性很大,驻村两个星期或两个月,工作项目很难有高的完整度,而一旦离开,前人开展了一半的工作后来的人也很难继续做下去,无法形成系统而持续的生产力;又如,城里老乡一波接一波陆续驻村,人文调查类工作难免会一遍又一遍地采访本地老乡相同的问题,并占用他们的时间,这或许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定困扰。怎么样减少项目交接带来的麻烦,让做了一半的工作更好地发挥价值,是我们接下来一步要想办法去解决的问题。

在豹乡田,我听过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共建”,意味着我们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力量来建设和完善它,另一个出现频繁的词是“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外来人与本地人的融合,个体之间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融合。

这里虽然已经在变美变好,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没关系啊,给豹乡田一点时间,给公众一点时间。双向奔赴的努力才显得珍贵。

关于“城里老乡”计划

2025年4月下旬,猫盟和大鱼营造联合发起了2025年“城里老乡”志愿者招募计划,面向热爱自然的探索者、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以及拥有一腔热情却不知能为猫盟和野保做些什么的热心人类,招募他们来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马坊乡豹乡田,开展为期2周到3个月的驻村生活。

在这里,猫盟为“城里老乡”量身打造了五大模块的核心任务,覆盖生态保护、社区共建、产业发展三大领域,以发挥他们的特长、释放他们的热情和爱心。不过,没有给城里老乡们设限,他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领域,驻村时间可长可短,工作内容可深可浅,我们也期待在这些相互碰撞的实践中,探索出更多新的可能。

6月13日到15日,第一次工作坊有13人参与,截至今天,已有20位城里老乡参与到豹乡田的驻村工作,完整名单如下:

北江、大金子、浩羽、惠子、纪程、鲸鲸、静文、镜子、Kay、可重、厉害、泠州鸠Antony、叁叁、思暗、苏打水、娃娃鱼、豌豆、颜和、鼹鼠、月桂叶

(按首字母拼音排序)

您们对城里老乡计划有什么建议想法,欢迎评论区分享交流!

-End-

本文图片未经特别标注者均由作者大霞拍摄

推文封面图片摄影:王烁

关于城里老乡的故事,你还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