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编辑部私心珍藏的徒步路线」

发布时间:2025-10-05 10:00  浏览量:2

这里是《人物》的「见好」栏目,本期主题是「编辑部私藏的徒步路线」。

徒步和散步不同。它意味着要走得更久、更远,脚底的酸胀、呼吸的急促,往往比风景更早抵达。但也正因如此,所有不期而遇的瞬间才显得格外珍贵——雨停后空气里的泥土味,海浪拍打岩石的声响,或者一段窄路尽头闪烁的光。那是独属于徒步者的奖赏。

在编辑部的日常聊天里,这样的记忆总会被不经意提起。有人想念海边偶遇的夕阳,有人惦记着山顶那块比什么都好吃的巧克力派,也有人感叹为杉林间的植被出神,沉浸于自然环抱的时刻。我们的故事或许不算什么「专业推荐」,更多像是某种个人的暗号——提醒自己曾经在那里,走过,停下,抬头。

这些路或许无法复制成你的行程单,但也许会让你在某个时刻想起:徒步的意义,不在终点,而在每一步的抵达。

祝在旅途中的你,行走快乐!

策划、文|Dai

编辑|姚璐

推荐路线

葡萄牙Cascais(卡斯凯什)

@小Q

无意中走过一条非常美的海滨步道。

那天我和朋友从里斯本出发,打车去了欧亚大陆的最西端「罗卡角」,那儿的山崖上竖着一座灯塔和一个面向大洋的十字架,碑上用葡萄牙语写着:「陆止于此、海始于斯」(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我们都很受冲击,地理意义上,这是一种「天涯海角」,人在其中实在渺小。生理意义上,因为毫无遮挡,罗卡角风真的很大,头发被吹到全部竖起来,我们度过了很冷、凌乱但内心震颤的一小时。

从罗卡角离开,我们依旧是坐车去的「地狱之口」,那是一个海蚀洞,海水猛烈冲刷悬崖,形成一个深渊,像地狱张开了口。行车路上,道路两旁植被不多,黄土给人一种绝境的荒芜感,因为风太大,车窗发出一阵哒哒声,砂石在拍打玻璃。一个转弯,我们都惊呼,山下一处小小的海滩,上下翻飞着许多滑翔伞,好多人在风筝冲浪!这一幕太魔幻了,你以为这是荒地,结果竟然是别人的游乐园。

「地狱之口」根本不像名字听起来那样恐怖,相反,它是一处非常美的海湾,海是深蓝色的,有一种油画里颜料凝固的深邃质地,在剧烈的浪花拍打声中,当地人很悠闲地在钓鱼。

按照我们的原计划,今天的观光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我们将打车从地狱之口去往卡斯凯什火车站,接着坐火车回到里斯本。但六月的葡萄牙海边太阳晒得实在舒服,像受到了某种感召,去火车站两公里多的路程,我们决定步行。

从地狱之口走到卡斯凯什城镇中心,是一段海滨栈道,越靠近镇子,越有一种古朴感,卡斯凯什有很多整洁的旧建筑,又有一些新的添加,新旧交替的感觉,让人想起澳门或者槟城。最让我难忘的是经过某座桥,路边本来是浓密的绿树,忽然一下视野开阔了,一处海滩瞬间跃入眼前——像一幅画一样,礁石上错落地长满了人,情侣环抱在一起,夕阳、海边、帆船、绿树、轻柔的风、闲散的人群……我被这一幕晃得有点愣神了,完全没有想到,这返程途中的偶来一笔,竟带给我那天内心最澄净温柔的时刻。

很喜欢这样旅行中的偶遇。也许这段小路不够长也不够有名,并不是什么「徒步圣地」,但是那是我关于2024年夏天最具象的回忆,希望朋友们有机会也能有这样的感受。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在卡斯凯什这处海滩上,呆呆地坐上一下午。

推荐路线

济州岛Olle Route 7

(偶来小路7号线)

@淡水

我是个不怎么户外运动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不怎么运动的人。能走上这条10公里的徒步路,纯靠同行朋友生拉硬拽。

今年初夏的时候和同事们去济州岛团建,海岛的天气阴晴不定,雨总是说下就下,我们的行动也常常被一种不确定性裹挟。离开前的倒数第二天,天还是阴成一团,和同伴忙活半天查阅了一系列气象预报也没得出什么结论,但还是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冒着小雨站在了偶来小路7号线的起点。

事实上,光在徒步起点我们就磨蹭了一小时。我们这群「徒步冒牌货」先是大逛了两家礼品店,又接连走进了三家便利店,直到所有人的背包都塞得鼓鼓的,才心满意足地收了手。而幸运的是,天公成全磨蹭鬼,等我们终于舍得从便利店出来回归路线时,天竟也莫名其妙地放晴了。

在城市里开启徒步,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偶来小路的路线设计得很清晰,一路上都有丝带和标识。我们顺着这些蓝色几何小马的指引,穿过公路,走入野蛮生长的橘子林,路过画满墙绘的住宅和棕榈树,一路上被各种新奇的植被和不同颜色的灌木吸引,走走停停间,没一会儿就攀升到了半山腰。

偶来小路的地形并不复杂,景色却能沿着脚步快速变换。随着海拔的上升,遥遥望去,能看到远处的海岸线。我们像没见过海的猴子,冲着那片明亮的蓝色兴奋地嚎叫。越往上走,树林愈发茂密,阳光透过层叠的叶片缝隙散落下来,闪着粼粼的光,我大口地呼吸,有种久违的活着的感觉。

就这样,我们一路聊天大笑,很快翻过了红土山丘,来到海边,瘫坐在礁石上。海浪拍打着脚下的礁石,隔壁的小孩拍打着水洼,日光金黄,朦胧了眼前的一切。我和朋友们望向远处,放空发呆,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刻。

其实《人物》是我第一份正式工作,那次济州之旅也是我第一次和同事出行。很多人都说「职场没有友谊」,但我却非常幸运地拥有了一群职场发小。那次徒步之后,我们的关系似乎更为紧密,一起吃饭、一起出游、一起聊书影音和更多更亲近的话题,筑建起同温层,成为了那种下班也腻在一起的关系。

记得结束徒步返程时,正赶上西归浦的中学生放学。他们迎着夕阳,打闹着告别,同《昨日青春》里那样。我们坐在巴士站台,望着他们的背影走远。之后,属于我们的车也驶入了站台。

推荐路线

日本熊野古道

@矮木

2023年,整个人都处在报复性出游的狂热中,说走就走,想去哪儿去哪儿。现在想想,那种亢奋是一种对自己的补偿和解救,长时间的憋闷之后,终于有了再次拥抱世界的自由,脑袋里就是歌儿里唱的,「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儿,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

那年秋天,随机选的徒步线路是熊野古道,作为一个不愿意让攻略干扰自己感受的懒鬼,出发前我对熊野古道的了解只是「全球唯二的朝圣之路」这些人云亦云的标签化信息,背包都是在路上随手买的,主打一个随心所欲,敢想敢干。

因为没攻略、没计划,对收集印章一类的事也缺乏热情,所以偶遇的每一段风景都印象深刻。我们在大门坂段开始徒步,天气好得不像话,想着脚下的青石古道千百年来走过无数的皇族平民、文人墨客、游侠僧侣,很容易生出人是何其渺小的感叹。

和传统日本景观给我的感受不同,虽然线路上也坐落着几座神宫庙宇,但熊野真正的主人,是永恒的自然。粗壮笔直的杉树漫山遍野,远望是成片静谧的暗绿,但在阳光下走近,颜色又是透亮的新绿,至今想来仍觉神奇。

作为一个半吊子植物爱好者,沿途出现的各种植物经常让我出神,古老的灯柱爬满苔藓,蕨类植物舒展着硕大的叶片,溪水边的腐木长出一簇簇从未见过的蘑菇,人在自然的收留和环抱之中,许多烦躁的心绪都被抚平。

徒步到第三天的时候选了一处有天然汤泉的酒店,晚饭后溜达到河边,给自己刨个小坑儿就有天然的温泉水涌上来,山谷里清风阵阵,抬头天上散下星光,当下跟同伴念叨,这日本古代的帝王到了这地方都得做昏君,还回去干啥啊,皇图霸业笑谈中,不如坑里泡一泡。

尾段高野坂有一段漂亮的海线,在原始森林里穿梭了几日,路的尽头是波涛汹涌的太平洋,沿着海岸线漫无目的地行走,路上又没什么游人,至今回想,仍是生命中非常美妙的一段旅程。

推荐路线

甘肃与四川接壤处的小村庄

@月圆

去年夏天,我接到了一个有些特别的工作任务,去甘肃、四川两省接壤处的一个小村庄里当志愿者。

这个西南小村看起来其貌不扬,却是很多野生大熊猫、亚洲金猫等珍稀动物的出没之地,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在那里,我跟着当地的村民和自然保护机构工作人员们进山,一路上指认刺梨、金丝楠木、豪猪刺和八月瓜,大概是我此生难忘,也难再复刻的一条徒步路线。

有一天晚上,我们跟随村里的巡护队夜巡,沿着乡村野道,总有人一眼看到隐藏在草丛或藤蔓中的蛇、鸟、虫,光是大大小小的毒蛇「竹叶青」就看到了五六条。突然,有志愿者喊了一句:「这也有!」我凑上去一瞧,才知道他说的是小蛇尸体——它们是在过马路的时候遭遇「路杀」的,车子飞快驶过,还没回过神来,野生动物的身体已经嵌入柏油马路里,变成一种清晰可见的标本。

村民们说,由于是保护区域,小村周围生态维持得很好,这几年,自驾进山溯溪、游泳的人愈发多了,路过的车也多了。后来,我们一路走,一路捡起了各种垃圾。

其实我是个不太爱运动的人,那几天的爬坡上坎,并没有让我找到什么身体上的突破、精神上的放松,对我而言,徒步只有一个字:累。而一年过去,最冲击我的,依旧是那天晚上见到的场景。有位志愿者的话我记得很清楚,她说这几年徒步、溯溪流行,是因为城市里的人过于疲惫,他们想回归自然,从中索取能量,却总是忘记回馈给自然什么。

可是,就像那条乡村小路,它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世间万物。

推荐路线

利根川大花火大会徒步小路

@小X

日本的利根川大花火大会,大概是我看过路途最遥远的一次花火大会。我看过很多场花火大会,大多都在市中心或搭电车可直达,甚至有次在某个小镇住下,镇上就有一场花火大会。记忆中,看花火大会是不需要花太多脚力的。

利根川大花火大会,听这名字就知道不一般,它不仅有着日本最大级别的花火,还是日本最有名的几位花火师一年一度的炫技比赛,大概就是花火版华山论剑的感觉吧。这么不一般的花火,就要走不一般的路。

我们先从东京出发,经过蜡笔小新的老家埼玉县春日部,倒了几趟电车,又坐上了乡村巴士,在山间行驶半个多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小镇,茨城县猿岛郡境町。然后,开始了我们的徒步,一路往小镇的边缘利根川河岸走,单程超过1个小时。

那日天气极好,我们一边走,一边逛,发现小镇很有故事和味道。境町是没有铁路的,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只有2万人生活在这里,它也是猿岛郡唯一存续的町,听起来是个荒凉的小镇。但是,因为利根川大花火大会,每年夏天,超过30万人来到这里,被人称为「能量最大爆发地」。

河流塑造了这座小镇。徒步小路上,路过不少人家,门口都摆着渔具,他们喜欢钓鱼。还有住家的院子放着木筏,看起来是有年头的物件。我还看到贴在路边的小镇宣传语写着,「对河流的亲近,对河流的爱,重新认识河流的环境」和「河流与町共生」。

河流不仅是他们的边界,也是他们与外界的通道,就像利根川大花火大会,也是因为它在利根川河岸之上,视野开阔,才慢慢变得有名。在河岸边看花火,果然不一样。我们躺在河堤边,抬头看天,想象一下,天空是一个最大的3D巨幕屏幕,硕大的花火炸开,落下来,你的眼里只剩下花火。

回程的1个小时徒步之路也非常有趣。为了赶上末班公交,最后一段花火还没结束,我们就开始往外走。我们一边走,一边回头看花火,沿街楼房的阳台上,有很多居民探头探脑,发出哇的惊叹声。夜晚的境町,安静得只能听见烟花在空中绽放的声音。我们路过一所老旧的厂房,一群女孩子趴在窗口,和路过的每一个人打招呼,她们挥着手,大喊着,你们好呀!再见!

好笑的是,去花火大会路上,我们路过一家超市,买了不少吃食和啤酒,花火大会结束了,生产了一袋子垃圾。离场时,广播通知大家自行带走垃圾,朋友们问,该不会要拎一路吧?我说,如果没有看到垃圾桶,那就是的。小镇一路没有垃圾桶,连超市的垃圾桶也锁住了(垃圾回收是有时间的)。就这样,我们拎着两兜垃圾回到了东京的住所,非常守法地完成了日本垃圾分类的任务。

久违地走了这么久的路,我走到最后小腿都有一点抽筋。但是,这是完全没有想到的徒步小路,很快乐很浪漫,是夏天的感觉。那天睡着了,梦里还感觉花火在颅内砰砰砰地作响。

推荐路线

East Dean Garage-Birling Gap

(白崖)

@泡泡

这是去往英格兰著名景点Birling Gap(白崖)的一段路线,起点是一个公交站。几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和朋友决定避开白天的人群,在夜晚11点来白崖——并且在海边坐一整晚。而我们的全部装备只有裹了两层的衣服,一张只放得下屁股的野餐垫,一颗打折买的月亮灯。

去往崖边的路途没有路灯,我们打着手机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摸索。没有什么比在未知中探险更令人感到刺激的了,那些白日里看上去整齐划一的温顺的草丛们,在手电筒的白光下都显得锋利起来。往天上望去,黑夜像一块幕布一样笼罩着这片人烟稀少的郊外小镇。我走过许多白天的徒步路线,抬眼看到的自然风景往往是最重要的,不过当在黑暗中前行时,脚下那个险象丛生的未知,其实蕴含着比美丽的风景更迷人的刺激。

走到白崖,如我们所料,空无一人。辽阔的悬崖边,只有风吹拂着低矮的灌木。寂静无声,甚至连悬崖脚下的海都无言。我们仿佛成了世界上唯二的两个人类,用着野草和海风都无法理解的语言,漫无目的地聊着天。我已经不记得我们都说了什么,在这样的情景中,似乎内容不再重要。凌晨两点,天实在太黑了,我们不敢在崖边乱走,于是挑了一个风小、视角开阔的坡坐了下来。薄薄的野餐垫抵不住泥地的粗糙,单薄的衣物又锁不住身体的温度,我们狼狈地笑作一团,又起身来回踱步让身体变暖和。

两点半时,天空漆黑,满天繁星。远处的海平线几乎不可分辨,黑夜与深邃的海连成了一张巨大的幕布。放眼望去,没有任何城市的景观、现代的楼房、拥挤的人群,不管往何处看,都是沉默的黑,我们仿佛赤身裸体地存在于自然中。在这颗旋转的星球上,渺小的我们并没有社会属性。天为罗盖,地为毯,我们融化于广阔的宇宙之中。

三点半时,天边开始显露出轻松的亮光。天空与海洋终于不再粘连,而露出各自平日里应有的模样。橙色、粉色、紫色,再变为明亮的蓝,天终于亮了,这时我们才终于看清那些和我们共度了一夜的草地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们不再是黏稠的黑色的一部分了,而是有了深浅不一的鲜活的绿,甚至还有一只小野兔一溜烟地窜进了草丛。

当我们走上折返路线,这次一切都变得轻松了。往路的前面看,是熟悉的辽阔的草地,成群的羊;往路的后面看,白色的悬崖下是流动的蓝色大海。徒步的结尾,我们在车站买了麦当劳的猪柳蛋麦满分,格外好吃。噢,吃饭才是一场徒步的终点。

推荐路线

汉拿山徒步路线

@莱克西

爬汉拿山是我送给自己30岁的第一件生日礼物。

对汉拿山的印象来自韩剧《我叫金三顺》,三顺和男主闹别扭之后一步一步登上了汉拿山,在山顶又吃了一块巧克力派。小时候嘴馋的是山顶巧克力派的滋味儿,长大之后重新看电视剧才知道金三顺真正的魅力,她爽快、无所畏惧,为了自己热爱的能一猛子投身进去——无论是自己的事业还是爱人。汉拿山成为了盘旋在心里很久的一个念想。

我也想像她那样,我想成为三顺。或许,我可以从汉拿山爬起。到了济州岛,正是我重走三顺路、人生圆梦的时候了!和姐妹提前看好路线、预约好,就带着简单的装备到了城板岳山脚下。

一进山林,就觉得这座山本身很有趣味,有原生态的一面,也有精致的时候。不同的山段有不同的密林,有的地方是灌木丛,低矮可爱,但再往前走一阵就能看到一路高大的水杉,它们长久地挺立在这里,迎来送往。过了第二个休息点,则是著名的金达莱,也就是杜鹃花,红泱泱的一片,是山间最亮眼的点缀。我们脚下的路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木栈道,走着走着会有很多大石块、小碎石出现在眼前——很久没有如此专心的时候了,要把头脑清空,把心思和眼睛全都投注到脚下的路,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崴脚,最后要被姐妹背下山。我诚心推荐给大家这段路,它会满足你对山野最原始的想象。

在树木的掩映和陪伴下,我们来到距离山顶最后的一段距离,要冲刺了,要吃巧克力派了!心情难免激动,我们穿行在云层里,好像进入了一个结界,看什么都很模糊的时候,狂风也来了,吹得人只能拉紧绳索,与风对抗。靠着仅存的意志力,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但我们都傻眼了,不是大晴天,风穿过鼻腔非常清冷,眼前的一切真像三顺去的那天,啥都是雾蒙蒙的:「说什么像是漫步在云端,搞什么,什么都看不到嘛!」但攀上一座山本身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还是充盈的,我们就着冷风把巧克力派两口吃完了。

图源剧集《我叫金三顺》

没想到更难的是下山路,我第一次如此切身地体会到山路崎岖,我们把两只登山杖全都撑开,却依然疲累。一路上时常会有一些指示山脚距离的路标,我们却觉得距离真正的下山遥遥无期,明明已经走了一小时,一看路标,走了不到100米,时间空间全都经历了一番重建。上山花了3小时,但下山,我和姐妹足足花了6个小时。到山脚的时候,我们一下子就躺倒在一个凉台上,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大喊:「我们太棒了、我们太棒了!」

那一天,很满足,晚上跟朋友们喝了冰啤酒,全天的疲累都淹没在白色的啤酒花里,心是热的,快乐已经溢满了。那是我最接近三顺的一天,也是我认识自己的一天,我可以很坚强、可以很有力量、可以很有勇气,我可以走上远方的高峰,我太棒了!

如果你去到济州岛,不妨抽一天时间去到汉拿山,这座沉寂的高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而归。但别忘了带上充足的水和一块巧克力派哦!

推荐路线

朝圣之路

@黎里

朝圣之路的确是我走过的最简单的一条徒步路线了。

简单,不是说它路途短、难度低,这条从法国边境出发,贯穿西班牙北部,全长约770公里的徒步路线,需要花费30多天才能走完,路途覆盖山脉、平原、海岸线和村庄……每个路上的旅人,都风尘仆仆。

但是,这条起源于9世纪,因为朝圣而诞生的旅途,可以说是最让人心无旁骛、不假思索的路线。

这条路上,任何一个微小的岔道都有路标,告诉你方向,告诉你和终点圣地亚哥的距离。你绝对不需要停下来看地图,寻找方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向前走。

2023年的秋天,我选择了其中经典的一段,卢戈到圣地亚哥,全长约111公里的路线,在路上行走了4天。

我住在沿途的朝圣者旅馆,从天亮走到天黑,又从天黑走到天亮。一路上,我都在和朝圣者们互道「Buen Camino」,这是一句祝一路顺风的话,我查了一下更具体的意思,可以指「好的道路」、「正确的方向」,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这条路给人的感受,也许这就是信仰的象征——无需担心方向,只需跟随指引。

所以我们只是闷声向前。路上有许许多多掉落的板栗,偶尔我会捡拾几个取出果实,板栗肉淡而无味,那硕大的果实只能用大而无当来形容了。沿途还有许许多多的橡树和橡果,这让我一边行走一边怀想吃橡果长大的伊比利亚黑猪,和令人垂涎的火腿。

我很累,每一顿饭,我都要吃很多肉!吃巨大的猪排,吃章鱼,吃盐水猪耳朵,最令人怀念的一顿,是在路上偶遇的一个乡村饭店。我饿急了,在Google Map上找到附近唯一一家餐馆,结果是那个村庄一家很火爆的餐厅,正好是周末,附近的村民带着家人在此聚餐。我在那里吃了一盘巨大的咸猪肉,一盘巨大的牛奶布丁,满足极了!

在那样只是行走的4天之后,我抵达了终点圣地亚哥,我的脚趾磨起了水泡,但我的内心并没有什么波动,甚至有一点小小的忧郁,原来这样就到了。反而是路途中,我有许多只属于那一刻的感受。徒步,往往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