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申请季,可能没人敢撕offer了
发布时间:2025-10-30 09:40 浏览量:2
ED即将放榜,还没等来大家的好消息,坏消息就抢先一步了。
近日《纽约时报》报道,一名美高学生因为在2025 fall在毫无解释的情况下撕了杜兰大学的ED offer,导致杜兰大学将整个高中列入黑名单。
图源:纽约时报
撕offer一直是留学圈的敏感话题,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蠢蠢欲动,有人则担心自己被同校同学的行为伤及无辜。
现在杜兰大学终于实锤了,苦果不仅要自己咽下去,还真会连带同学遭殃!
在激烈的申请竞争中,“早一步,机会就大不同”。EduKnow每年都会邀请一线业内大咖导师、名校毕业生和校内规划指导,第一时间解析早申趋势与最新案例,无论是直播还是线下活动,都能帮助家长抓住申请季的关键窗口。
新一期 早申系列活动 即将开启——
一人毁ED,全校遭殃
事件发生在科罗拉多州丹佛私立高中科罗拉多中学,一名学生在被杜兰大学提前录取后决定不去,违反了提前录取协议。
杜兰大学非常生气,直接宣布禁止这所学校下一届所有学生申请杜兰的ED轮次。
这绝对是“前人砍树,后人暴晒”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美国大学录取有不同轮次,其中ED轮次最特别。它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申请,申请人被录取后,就要撤回其他申请offer,一旦毁约,后果很严重。
U.S.News曾在文章《What Happens to Students Who Back Out of Early Decision offers》中提到:
如果一名学生在同一申请季中,同时向两所大学递交ED申请,一旦被发现,不仅会被两所学校同时取消录取资格,还可能被列入招生黑名单,严重影响个人后续的大学申请。
图源:U.S.News
类似的例子其实每年都有。
在社交平台上,有家长提到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前几年有同学撕了埃默里大学的offer,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该校没有一位学生被埃默里大学录取。
还有某高中6年前有学生撕毁宾大的ED录取,从此之后,这所学校再也没有人被宾大录取过。
图源:网络
还有一名学生在ED轮次被维克森林大学录取,RD轮次又收到耶鲁Waitlist,意外转正后,决定毁约ED,选择耶鲁。
不过后来他所在高中知道这件事后,阻止他注册耶鲁,最后他只能重新回到维克森林大学。
也有学生爆料,由于上一届学长ED录取范德堡大学后撕offer,结果下一届申请范德堡的所有学生统统被拒。
事实上,大学并不是完全不允许申请人接触ED协议,在一些正当理由下,比如家庭突发财务危机、个人健康问题等不可抗力事件,学校一般会网开一面,接受offer毁约。
但在更好的offer面前,还是有人会忍不住“钻空子”。而且不止是美国本土学生会如此操作,留学生群体里也有先例。
比如在2023fall,一名就读于知名美高的中国学生在ED阶段拿到某藤校offer,同时又拿到了MIT的EA offer。
图源:网络
为了能够去MIT,这名学生拒掉了宾大ED offer,还Gap一年入学。虽然最终如愿进入MIT,但在家长圈里引发了不少争议。
如果的确是“钻空子”,他所在高中的后辈们,尤其是中国学生群体,极有可能因他的不诚信行为而被连坐,失去未来几年被名校录取的机会。
ED让学生又爱又恨:高录取率,高代价
很多申请人对ED又爱又恨,ED录取率通常是常规轮的2-3倍,被录取的机会非常大,但是ED又具有绑定性,孩子录取了就一定要去读。
更重要的是,ED只不过是美本申请前半程,后面还有常规轮录取,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开出什么惊喜大奖。
从ED录取率的角度来看,除个别院校未公布数据外,其他藤校的早申录取率是RD录取率的2-5倍,差别明显。
图源:Ivy Coach
哥伦比亚大学2028届共收到60248份申请,录取2319名学生,总体录取率是3.8%,其中RD录取率仅2.9%,ED录取率达到12%,ED轮的录取率几乎是RD轮的4倍。
图源:哥伦比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25fall早申阶段收到超9500份申请,虽然没有公布录取率,但学校表示ED轮次录取占最终录取数的一半左右。
图源:宾夕法尼亚大学
范德堡大学2025申请季ED1和ED2轮共有6762名学生申请,合并录取率为13.2%,2026届学生的ED1录取率为24.1%,ED2录取率为10.3%,ED总录取率为17.6%。
图源:范德堡大学
埃默里大学在上一申请季共收到3311份ED1申请,ED1录取率为30%,在2028届,埃默里的总体录取率14.5%,RD录取率13.4%,而早申录取率为19.7%,ED1录取率是32%。
图源:埃默里大学
由此可见,这些顶尖名校的ED轮次录取率都远高于常规轮,因此ED申请人数也水涨船高。
近年来,越来越多美国大学也开始新增早申轮次。
比如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在今年第一次推出ED轮次,南加州大学Marshall商学院也针对本科商业管理和会计专业,首次推出了ED政策,在今明两年试点实行。
图源:USC
大学之所以重视ED,一方面是对申请人的“忠诚”考验,因为ED绑定录取只有非常想要进入这所学校申请人才会义无反顾地申请。
而且能够在ED提交申请的学生,通常成绩优异、准备充分,ED录取可以帮助学校提前锁定优质生源。
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入学率,抬高SAT分数,因为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大学排名。
尤其是对于杜兰大学这样的依靠ED录取保证生源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该校2026届的1800多名新生,其中约1200人通过ED录取,占比高达三分之二,RD录取只有106人。
图源:Inside Higher Ed
从这个角度来看,ED录取其实是一个双赢的游戏。
不过也有另一种声音表示,
今年有四名学生起诉哥大、杜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32所大学,指控这些学校通过ED制度限制学生自由择校、操控录取竞争,从而侵犯了申请人的权益。
一种不好的风气,侵蚀美本申请的底线
ED带来的录取优势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家庭的名校焦虑。
很多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ED高录取率的学校,误以为ED可以保底,盲目地提交申请,而 实际上盲目夸大ED和RD录取的差距,学生很容易为了录取去申请不匹配的学校。
这种名校情结和ED绑定录取的双重吸引,导致越来越多家庭在焦虑-申请-后悔中挣扎。
过去,ED毁约还只是个别现象,但现在家长和学生已经把撕offer当作一种申请策略,甚至引起社交平台上广泛讨论。
一些发帖者把ED录取当作备胎校或者保底录取,即使已经承诺入学,但依然不肯撤销RD申请,希望RD能够能够录取到更满意的学校。
图源:小红书
去年常规轮放榜不久,就有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讨论如何更好地撕offer,美本申请池子这样被越搅越浑。
有家长在孩子早申阶段被纽约大学录取后还不满足,想要看看UC系大学放榜后,孩子会不会收获更牛offer。
还有学生ED拿到波士顿大学的录取offer后,又录到了排名更高的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在网上询问如果毁约ED的话,会怎么样?
图源:知乎
实际上,ED最合理的策略,是用来冲刺梦校,而不是保底校。
相比于其他轮次,ED更需要精确定位。因为一旦被ED录取,申请人就要撤回所有其他学校的申请,这个决定没有回头路。
如果没有合理定位,学校太高可能冲不上,太低又觉得吃亏,最后也只会浪费ED这个申请机会。
录取结果从来不是拼运气,而是理性判断后的结果。盲目碰运气或听信ED录取率的吹捧,只会得不偿失。
如果ED录取到不太满意的大学,其实可以先接受offer,然后通过美本转学到自己心意的学校,不是非得要毁约闹得满城风雨。
很多人可能觉得撕毁ED只是个人选择,但现在杜兰大学出了这档子事情,想必大家心中早已明白,事教人一次就懂。
杜兰大学的强硬姿态,就是在提醒所有申请者:规则不容挑战,诚信才是美本申请的底线。
毁约那一刻,损害的不只是个的声誉,更可能是整个学校、甚至下一届学弟学妹的机会。
ED马上临近截止日,我们预祝正在申请ED的孩子们高中梦校,也温馨提醒:ED申请需要孩子、家长和学校三方签署一个ED承诺协议,千万别忘了提交这个!!!
参考资料:
An Early-Decision Student Backed Out of Tulane. Tulane Punished the High School.
Lawsuit Accuses 32 Elite Colleges Of Early Decision Admissions Conspiracy
Tulane Admitted Two-Thirds of Students Through Early Decision
强推这4所,ED比RD录取高3倍的大学!
责编:萝拉
排版:Yan
近期直播推荐
11月22日(周六)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EduKnow × 万事达卡 年度留学盛典。这场被誉为“留学届春晚”的教育年度活动,将汇聚40+教育专家、60+顶尖机构,聚焦家庭教育与国际升学的底层逻辑:
✅ 如何在AI与全球通胀时代,重新定义“优质教育”
✅ 不同阶段家庭如何破除信息壁垒,少走弯路
✅ 从择校、标化、科研到职业规划,家长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力”
主会场内容不设直播,欢迎大家带家人和朋友亲临现场!
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教育趋势、听见一线圈层的思考,欢迎亲临深圳,与我们一起重新定义“教育的第二战场”。